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物化学PPT课件 水盐代谢.ppt
文件大小:6.47 M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4.82千字
文档摘要

等渗性脱水基本特征: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的浓度和渗透压不变。原因:大量丢失等渗液,如:腹泻、呕吐、失血、胃肠引流等。症状特点:细胞内液量变化不大,主要脱水部位在细胞外液;醛固酮和ADH分泌增多,尿Na+和尿量均减少;患者兼有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的症状,如口渴、尿少、皮肤弹性下降等;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和氮质血症。治疗原则:补充含钠等渗液及5%葡萄糖液,两者以1︰1~2︰1为宜。(三)钾代谢紊乱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原因:钾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钾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液;碱中毒。主要症状:骨骼肌兴奋性降低;胃肠平滑肌兴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增高;由于缺钾引起脑细胞糖代谢障碍。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口服或静脉补钾。注意“两足三勿”。“两足”:足够的尿量;足够的疗程。“三勿”:勿多、勿快、勿浓。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超过5.5mmol/L。原因:钾的排出受阻;酸中毒,细胞内液的K+与细胞外液的H+交换;组织损伤,组织内钾释放入血;钾的输入过多或过快。主要症状: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的表现;重度高钾血症可引起心脏停搏。治疗原则:禁食水果、牛奶等含钾高的食物;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或给予碱性药物;静脉输入钙剂或钠盐;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促进肾脏对钾的排泄;血液透析。第四节钙、磷代谢一、钙、磷的分布及其生理功能分布钙磷主要构成骨盐。约有99.7%的钙和87.6%的磷存在于骨和牙齿中。生理功能Ca2+能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参与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过程;胞质Ca2+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信号转导等。磷参与构成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构成磷酸盐缓冲系统参与调节酸碱平衡。二、钙、磷的吸收与排泄(一)钙的吸收与排泄钙的吸收正常成人每天需钙0.6~1.0g。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主动吸收,吸收效率低。肠道pH、食物成分、活性维生素D、年龄等均影响钙的吸收。钙的排泄约20%从肾脏排泄,80%随粪便排出。(二)磷的吸收与排泄磷的吸收磷的主要吸收形式为酸性磷酸盐(H2PO4-),部位在小肠上段,吸收率达70%以上,人体每天进食的磷不到1g。影响吸收的因素与钙相似。磷的排泄60%~80%随尿排出,20%~40%随粪便排出。三、血钙与血磷(一)血钙血钙就是指血浆钙。正常人血钙浓度为2.25~2.75mmol/L(9~11mg/dl)。蛋白结合钙为非扩散钙;离子钙及少量柠檬酸钙为可扩散钙。离子钙与结合钙存在动态平衡,受血液pH影响。pH升高,离子钙转化为蛋白结合钙;pH降低,蛋白结合钙转化为离子钙。蛋白结合钙离子钙pH↓pH↑(二)血磷血磷是指血浆中的无机磷酸盐所含有的磷。成人血磷浓度约1.2mmol/L(3.5~4.5mg/dl)血浆中钙、磷含量之间的关系密切:[Ca]×[P]=35~40乘积大于40,促进成骨作用,骨盐沉积在骨组织;乘积低于35,促进溶骨作用,骨盐溶解,释放钙磷入血。四、钙、磷代谢的调节?1,25-(OH)2-D3PTHCT血钙↑↑↓血磷↑↓↓小肠钙吸收↑↑↑↓小肠磷吸收↑↑↓肾钙重吸收↑↑↓肾磷重吸收↑↓↓溶骨作用↑↑↑↓成骨作用↑↓↑五、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代谢障碍性疾病。以骨密度下降,骨组织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主要特征。与激素(雌激素、前列腺素)、营养、运动、免疫等因素有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以雌激素水平降低、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骨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临床表现为关节骨痛及脆性骨折发生,常见于50~70岁绝经后的妇女。学习小结复习思考题1.细胞内、外液的电解质组成特点有哪些?2.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什么?3.体内水有哪些来源和去路?4.水、钠、钾代谢的激素调节途径有哪些?5.请述物质代谢及体液pH与血钾浓度的关系?6.血钙、血磷有哪些主要调节因素?谢谢观看*******第十八章水盐代谢目录体液的分布、组成及其交换一水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二水和钠、钾、氯的代谢三钙、磷代谢四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体液的分布及其交换、水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代谢及其调节等内容,掌握水和无机盐在体内代谢的基本过程以及调节机制,为学习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学习要点】水和盐的分布、生理作用、代谢及其调节。第一节体液的分布、组成及其交换一、体液的含量与分布体液的含量与年龄、性别、胖瘦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