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目
录;学习目标;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组成、化学反应与生命过程相关性的基础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776~1778年,KarlScheele研究生物体(植物及动物)各种组织的化学组成,发现了甘油、柠檬酸、苹果酸、乳酸、尿酸等物质,奠定了生物化学的基础。;M.E.Chevreul发现脂类,E.Fischer阐明了多种糖和氨基酸分子的结构。
1902年首次合成含18种氨基酸的多肽,为人工合成蛋白质奠定基础;
1868年,F.Miescher发现核酸,初步了解其化学性质;;一、生物化学发展简史;理解基本物质代谢途径是生物化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阐明了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及其与能量代谢的关系。大部分生物分子的来源、去路及相互转换过程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深入而清晰的理解,形成了对中间代谢物、代谢关键酶、代谢途径、代谢调节机制的基本认识;建立了由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组成的“中间代谢”概念,阐明了以各种中间代谢物为节点的糖、脂、蛋白质和氨基酸等主要生物分子的体内代谢网络;一、生物化学发展简史;一、生物化学发展简史;乳酸循环;ATP合成;生物信息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解码生命;生物大分子的信息解码回答了生命本质的核心问题;1958年,Crick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1961年,Jacob和Monod提出了操纵子学说。
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蛋白质α螺旋的二级结构形式,其后揭示了蛋白质生物合成途径,完成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全序列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和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建立,使重组DNA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1972年,P.Berg创立人工重组DNA技术。
1976年,Y.W.Kan等应用DNA实验技术对胎儿羊水细胞DNA进行检验,做出了α-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1977年,人类第一个基因被克隆,美国成功地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人生长激素抑制素。
1981年,T.R.Cech等发现了核酶,打破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认识,并提出“在蛋白质尚未出现前存在一个RNA世界”,为生命的起源提出了新的理论。;;人类基因组计划进展顺利;一、生物化学发展简史;分子组学研究时代已经到来;1.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中酶的结构和酶量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和有序调节的分子机制;物质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也需进一步阐明。细胞信息传递参与多种物质代谢及生长、繁殖、分化等生命进程的调节,其中,细胞信息传递的机制与网络也是近代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因信息传递涉及遗传、变异、生长、分化等生命过程,研究DNA复制、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等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和调控机制及基因表达的时空规律,从而使人们能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自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历经百年发展,围绕着物质代谢流、遗传信息流和细胞信息流三大主体内容,逐步完善和深化了对生物分子组成、相互作用和调控网络的认识,系统揭示了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生命物质体内转化的主要过程和生物信息传递的基本途径,形成了旨在解释生命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理论体系;然而,目前我们对细胞中分子活动的了解仍然是局部的、静止的,对于瞬息万变的细胞和个体,仍然缺乏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医学是人类得以繁衍的保证;人类健康依赖于体内所有分子保持正常的结构和有序的反应,而一切非健康或疾病状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分子基础;在基因的突变、基因的多态性和个体基因组与环境相互作用等角度,都会改变目前的很多认识。尤其是在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重要感染性疾病等方面的新认识;三、生物化学与医药学;发展新型分子操作技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崭新的、可行的、符合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手段。它的发展无疑将推动新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新的健康理念的建立;四、学习生物化学的目的与意义;学习小结;复习思考题;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