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物化学PPT课件 糖类化学.ppt
文件大小:6.13 MB
总页数:5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3.87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节多糖一、均多糖均多糖由同一种单糖缩合而成,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一)淀粉淀粉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混合物。两者经水解后最终产物都是D-葡萄糖。直链淀粉平均由1000个α-D-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成直链。支链淀粉由2000~22000个葡萄糖残基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成链,每隔24~30个葡萄糖单位就通过α-1,6-糖苷键伸出一条支链。淀粉溶液遇碘呈蓝色,是淀粉常用的定性鉴别反应。在酸或酶的催化下,淀粉可发生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分子大小不同的水解中间产物,即糊精。根据它们与碘反应的颜色不同,可分为紫色糊精、红色糊精和无色糊精等。(二)糖原糖原是储存于动物体内的多糖,又称为动物淀粉,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因此可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糖原也是由D-葡萄糖组成的,其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但其分支更多,支链更短,在糖原分子的链中每隔6~8个葡萄糖单位就有一个分支。糖原与碘溶液作用,呈红褐色。肝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通过血液运到各组织被利用。肌肉的糖原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三)纤维素纤维素(cellulose)是以纤维二糖为基本单位缩合而成的多糖,是构成植物细胞壁及支柱组织的重要成分。纤维二糖是由2分子β-D-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二糖。(四)右旋糖酐右旋糖酐(dextran)又称葡聚糖,是细菌和酵母的代谢物,主要由葡萄糖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小分子右旋糖酐用于降低血液黏滞度,防止血栓形成,并有助于改善微循环,兼有利尿作用。二、杂多糖杂多糖由多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组成,包括糖胺聚糖(由氨基糖和糖醛酸等组成)、阿拉伯胶(由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等,以糖胺聚糖最为重要。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又称为氨基多糖,一般由N-乙酰氨基己糖和糖醛酸聚合而成。因其溶液具有较大黏性,故又称为黏多糖。常见的有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肝素及血型物质等。(一)透明质酸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是糖胺聚糖中结构较简单的一种,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葡糖醛酸通过β-1,3-糖苷键和β-1,4-糖苷键交替连接而成。(二)硫酸软骨素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有A、B、C三种,其中硫酸软骨素A由葡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胺-4-硫酸通过β-1,3-糖苷键和β-1,4-糖苷键交替连接而成。(三)肝素肝素(heparin)由L-2-硫酸艾杜糖醛酸与二硫酸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和α-1,4-糖苷键交替连接而成。肝素具有阻止血液凝固的特性,临床上输血时以肝素为抗凝剂,也常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四)血型物质目前已知的血型物质有很多种,其中以ABO系血型最典型,其化学本质是鞘糖脂,不同血型鞘糖脂糖链末端有所不同。O型血:鞘糖脂的糖链末端为半乳糖A型血:鞘糖脂半乳糖末端上再接上1个N-乙酰氨基半乳糖B型血:鞘糖脂的糖链半乳糖末端上再接上1个半乳糖AB型血:同时存在A、B两种血型鞘糖脂。第五节糖蛋白与蛋白聚糖糖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可以形成糖蛋白(glycoprotein)和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它们分布于细胞表面、细胞内分泌颗粒及细胞核内,也可被分泌出细胞,构成细胞外基质成分。糖蛋白和蛋白聚糖都由共价键相连接的蛋白质和糖两部分组成。一、糖蛋白1.糖蛋白的结构糖蛋白分子中组成糖链的单糖有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及其衍生物,此外,还有L-岩藻糖、D-木糖、D-艾杜糖醛酸和唾液酸等。根据糖链与蛋白质连接方式不同,糖蛋白可分为N-连接糖蛋白和O-连接糖蛋白两类。2.糖蛋白低聚糖链的功能①低聚糖链对糖蛋白新生肽链的影响②低聚糖链对糖蛋白生物活性的影响③低聚糖链的分子识别作用二、蛋白聚糖蛋白聚糖的糖链主要由氨基糖和糖醛酸组成的二糖单位多次重复而构成,其糖链部分称为糖胺聚糖或黏多糖。蛋白聚糖的许多特性与功能都与其糖链部分密切相关。2.核心蛋白与糖胺聚糖链共价结合的蛋白质称为核心蛋白。一些蛋白多糖通过核心蛋白特殊结构域锚定在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的大分子中。1.重要的糖胺聚糖生物体内存在的糖胺聚糖主要有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肝素等,其组成、结构等见杂多糖部分。3.蛋白聚糖的功能①蛋白聚糖是构成细胞间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②在神经发育、细胞识别、结合等方面起到重要调节作用;③有些蛋白聚糖还有其特殊功能。肝素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