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结逆转录酶逆转录病毒逆转录过程引发酶原核生物DNA生物合成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有哪些特点?2.请简述大肠杆菌(E.coli)的三种DNA聚合酶功能的异同。3.请叙述原核生物DNA复制的过程。4.DNA复制是如何实现其高保真性的?5.什么是逆转录?逆转录酶的发现有什么医学意义?6.DNA损伤与修复的类型有哪些?谢谢观看************小片段5????外切酶活性大片段/Klenow片段5????聚合酶活性???5?外切酶活性木瓜蛋白酶N端C端DNA-polI(多功能酶)Klenow片段是实验室合成DNA,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常用的工具酶。2.DNA聚合酶I(DNA-polI)(四)DNA连接酶作用方式连接DNA链的3?-羟基和相邻DNA链的5?-磷酸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将DNA片段连接成DNA长链。三、DNA生物合成过程主要来自大肠杆菌(E.coli)的研究分为三阶段:起始阶段延伸阶段终止阶段(一)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1.起始阶段DNA解链复制起始的DNA双股超螺旋在解旋酶、拓扑异构酶和SSB的协同作用下,局部解开为两股单链模板,形成复制叉。形成引发体DNA复制起始前,先由多个DnaA蛋白识别oriC部位并与之结合,然后DnaB蛋白在DnaC蛋白的协助下进一步结合上去,装配成引发前体。最后,DnaG与引发前体组装成较大的引发体。引发体沿着复制叉方向行进,不断寻找复制起点,引发RNA引物的合成。合成RNA引物引发酶(DnaG蛋白)以解开的DNA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催化合成RNA引物。RNA引物长度约为数十个核苷酸,其链的延伸方向为5?→3?。RNA引物的3?-羟基末端是DNA的复制起点。2.延长阶段在DNA聚合酶Ⅲ催化下,以dNTP为原料、RNA引物的3?-羟基末端为起点,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模板链的互补DNA链。前导链连续合成,后随链不连续合成。3.终止阶段切除引物:DNA聚合酶IDNA连接酶连接封闭切口大肠杆菌DNA呈环状,双向复制的两个复制叉在复制终点(Ter)处汇合。oriCTerE.coli8232复制终止(二)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1.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分子巨大,含有多个复制起点2.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种类多DNA聚合酶δ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DNA聚合酶α催化RNA引物的合成DNA聚合酶γ催化线粒体DNA的合成DNA聚合酶β和ε参与染色体DNA的损伤修复3.真核细胞RNA引物及冈崎片段比原核细胞短引物约为10个核苷酸,冈崎片段仅为100~200个核苷酸。4.真核生物DNA的合成受细胞周期时相的控制细胞周期各时相的转变受到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等的调控。真核生物DNA只在细胞周期的S期复制一次。(三)端粒与端粒酶1.端粒与端粒酶端粒(telomere)是指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由DNA-蛋白质紧密结合形成的特殊结构,通常膨大成粒状。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RNA的逆转录酶,其本质为RNA-蛋白质复合物。作用:补偿引物去除所引起的末端缩短。2.端粒酶与衰老的关系衰老与端粒酶活性下降有关3.端粒酶与肿瘤发生肿瘤的发生与端粒酶活性有关第二节逆转录概念逆转录又称反转录,是以RNA为模板,dNTP为原料,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的过程。此反应是由逆转录酶催化完成的。逆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与中心法则所描述的转录方向相反。一、逆转录酶与逆转录病毒逆转录酶活性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互补DNA链RNA酶活性催化RNA-DNA异源双链中的RNA水解DNA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