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96题,每题1分,共96分)
1.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生命现象的本质、疾病与社会的关系,疾病时的身心变化,人与社会间的协调等问题的认识日趋受到关注,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更多体现新医学模式对医务工作者知识的广博与深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特殊要求,注重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中的作用。近年来,临床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即从传统的经验医学转变为
A、环境医学
B、社会医学
C、心理学
D、循证医学
E、转化医学
正确答案:D
2.组织性缺氧时血氧指标的特征性变化是
A、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B、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C、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E、血氧容量降低
正确答案:D
3.下列哪项不是休克|I期的临床表现
A、尿量减少
B、血压降低
C、脉压增大
D、表情淡漠
E、皮肤发绀
正确答案:C
4.患者,男,65岁。昏迷12小时,血气分析:pH728,PaCO282mmHg.PaO245mmHg.其缺氧类型为
A、组织性缺氧
B、低张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合并低张性缺氧
E、低张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
正确答案:B
5.患者,女,49岁,患原发性高血压病13年,未规范治疗。近期体检时发现其左心室增大,心电图示左心室高电压。造成患者心功能损伤的主要机制是
A、增加右心房前负荷
B、增加右心室前负荷
C、增加左心室后负荷
D、增加右心室后负荷
E、增加左心室
正确答案:C
6.关于呼吸性酸中毒时肺的代偿调节,下列错误的是
A、血[]
B、脑脊液[]
C、Pa升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肺泡通气量增加
D、血[H+]升高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肺泡通气量增加
E、Pa降低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肺泡通气量增加
正确答案:D
7.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加的机制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B、细胞内cAMP减少
C、激活蛋白激酶
D、促进肌浆
E、增加肌浆网对Ca2f的摄
正确答案:B
8.组织细胞正常代谢活动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
A、静脉血7.45~7.55
B、动脉血7.25~7.35
C、动脉血7.35~7.45
D、动脉血7.45~7.55
E、静脉血7.35~7.45
正确答案:C
9.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劳动能力完全恢复
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C、致病因素已经消除
D、机体通过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E、机体的
正确答案:D
10.严重肝病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不相关的因素有
A、Kupffer细胞功能↓,清除内毒素↓
B、肠粘膜屏障功能↓使肠道内毒素吸收↑
C、侧支循环使内毒素绕过肝
D、肠内毒素生成↑
E、肠壁水肿使内毒素漏入腹腔↑
正确答案:D
11.心肌肌源性扩张是
A、心肌收缩性
B、心肌的代偿性变化
C、向心性心肌肥大的继发性变化
D、心肌的失代偿性变化
E、离心性心肌肥大的继发性变化
正确答案:D
12.休克代偿期血管加压素释放增多与下列哪项无关
A、疼痛
B、低血容量
C、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E、血管紧张素川增多
正确答案:D
13.酸碱平衡紊乱时促进肾脏近曲小管H+-Na+交换的主要酶是
A、谷氨酸脱羧酶
B、Na+–K+ATP酶
C、H+–ATP酶
D、丙酮酸脱氢酶
E、谷氨酰胺酶
正确答案:B
1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水肿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A、渗透性肺水肿
B、神经性
C、中毒性肺水肿
D、心源性肺水肿
E、复张性肺水肿
正确答案:A
15.患儿,女,9岁。水肿2个月,尿蛋白(+++),尿RBC10个/HP,血尿素氮10.9mmol/L,血浆白蛋白18g/L。血压92/70mmHg。患者水肿的机制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丢失所致低蛋白血症
B、营养不良所致肝脏合成白蛋白不足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丢失所致低蛋白血症
C、吕敏加油
D、慢性肝硬化所致肝脏合成白蛋白不足
E、肾病综合征+尿蛋白丢失所致低蛋白血症
正确答案:E
16.患者,女,35岁,患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其心功能损伤的主要机制是
A、增加右心室前负荷
B、增加右心室后负荷
C、增加右心房前负荷
D、增加左心室前负荷
E、增加左心室后
F、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G、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H、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
正确答案:D
17.患者血浆H+↑、HCO3-↓、PaCO2↓、尿液pH↑,可见于下列哪种酸碱失衡
A、肾小管性酸中毒
B、AG正常
C、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A
18.碳氧血红蛋白对机体的危害有
A、使氧解离曲线右移
B、使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