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处理指南时间:主讲人:
疾病概述01诊断要点02治疗方案03支持治疗04CONTENTS目录预防措施05指南更新与证据06
疾病概述01PART”“
医学定义哺乳期乳腺炎指哺乳期间乳腺实质的炎性反应,常伴细菌感染(金葡菌占70%)。
乳汁淤积、乳头破损是主要诱因,炎症可累及乳腺腺泡和乳管。流行病学特征高发于产后2-3周(75%病例),初产妇发生率高达30%。
危险因素包括乳头皲裂、哺乳间隔过长、衔乳姿势错误、既往乳腺炎史。三阶段进展模型乳汁淤积期:乳管阻塞→乳汁成分反渗→间质化学性炎症。
细菌定植期:乳头破损→金葡菌/链球菌入侵→生物膜形成。
免疫应答期:中性粒细胞浸润→促炎因子风暴(IL-6,TNF-α↑)→组织水肿坏死。定义与流行病学
诊断要点02PART”“
局部红肿热痛,可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非感染性无发热,感染性高热(38.5℃)、寒战,脓肿形成有波动感肿块。非感染性:局部红肿痛,无发热,CRP/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
感染性:高热(38.5℃)、寒战,CRP50mg/L,WBC12×10?/L。
脓肿形成:波动感肿块+超声液性暗区,WBC15×10?/L。临床症状+乳汁培养(需氧菌+厌氧菌)+乳腺超声。
超声可明确脓肿位置与范围,乳汁培养确定病原菌。临床症状分型与实验室检查诊断金标准临床表现与分型
炎性乳腺癌:皮肤橘皮样变+无痛性肿块。
乳腺囊肿继发感染:既往囊肿史。
乳腺导管扩张症:非哺乳期多发。
带状疱疹:沿神经节分布疼痛。需排除疾病01超声:脓肿表现为不规则无回声区伴后壁增强。
MRI:炎性癌呈快速强化“平台征”。
穿刺活检:可疑病灶必须行CNB。鉴别工具02鉴别诊断
治疗方案03PART”“
哺乳频率提升至2-3小时/次,患侧优先哺乳。
哺乳后冷敷,可减轻乳房肿胀与疼痛。哺乳调整手法按摩(从基底部向乳头放射状推压),促进乳汁排出。
避免乳头过度清洁,保护乳头皮肤与菌群屏障。乳房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与紧张。
穿宽松舒适的内衣,避免乳房受压。其他措施非药物干预
首选双氯西林500mgQID×10-14天,覆盖产β-内酰胺酶金葡菌。
青霉素过敏者用克林霉素300mgTID,对MRSA、厌氧菌有效。抗生素选择硝苯地平10mgTID可缓解乳腺管痉挛。
多潘立酮10mgTID有助于增加乳汁分泌。其他药物头孢氨苄、双氯西林、克林霉素母乳安全性高。
避免使用喹诺酮类,以免影响婴儿软骨发育。药物安全性药物治疗
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首选),适用于脓肿直径5cm。
16G穿刺针抽吸脓液,送培养+药敏,生理盐水冲洗至引流液清亮,置管引流3-5天。01穿刺引流脓腔分隔3个、脓液粘稠无法抽吸、穿刺后72小时无效时选择。
切开引流后需加压包扎,防止乳瘘发生。02切开引流继续哺乳,保持乳汁通畅排出。
继续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结果调整。03术后管理外科干预
支持治疗04PART”“
STEP.01STEP.02STEP.03衔乳姿势修正衔乳姿势,婴儿下颌贴患处,确保乳汁顺畅排出。
使用乳头保护罩减轻疼痛,避免乳头进一步损伤。乳汁管理持续哺乳,可促进乳汁排出,减少乳汁淤积。
乳汁细菌载量动态监测,评估治疗效果。其他措施保持乳房清洁干燥,预防感染扩散。
适当休息,增强机体抵抗力。生理支持
焦虑量表筛查(EPDS≥10分转心理科),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可缓解产妇焦虑情绪,促进康复。焦虑筛查情感支持母婴同室,促进催产素分泌,增强母婴情感联系。
家属支持与陪伴,给予产妇心理安慰。心理教育向产妇讲解疾病知识与治疗方案,消除恐惧心理。
鼓励产妇积极参与治疗,树立康复信心。心理支持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蔬菜、水果。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水分补充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乳汁分泌与代谢废物排出。
每日饮水量建议在2000-2500ml。特殊营养补充根据产妇身体状况,适当补充益生菌、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素。
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营养支持
预防措施05PART”“
产前母乳喂养教育(含衔乳技巧视频),提高产妇哺乳知识与技能。
通过孕妇学校、线上课程等方式进行教育,覆盖所有产妇。产前教育避免过度清洁乳头,保护乳头皮肤与菌群屏障。
适当按摩乳头,增强乳头韧性。乳头护理孕期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增长,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孕期进行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其他措施一级预防
家庭护理家属学习哺乳期乳腺炎预防知识,协助产妇进行乳房护理。
家属关注产妇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症状。预防措施高危产妇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早期发现异常。
保持良好的哺乳习惯,避免乳头损伤。高危人群识别乳头凹陷者使用乳头成形器,矫正乳头形态。
糖尿病产妇控制血糖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