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外科学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治疗休克时,常根据尿量的变化来估计
A、血容量
B、中心静脉压
C、微循环灌流情况
D、心功能
E、大血管的舒缩情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尿量是反映肾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能间接反映微循环灌流情况。当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ml以上时,表明休克已得到纠正,肾血管收缩已解除,肾灌注良好,提示微循环灌流情况改善。而血容量、中心静脉压、心功能、大血管舒缩情况等虽与休克治疗相关,但尿量主要反映的是微循环灌流情况。
2.男性,22岁,血友病A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伤口渗血,此时最好用什么止血
A、新鲜全血
B、冷沉淀
C、冷冻血浆
D、血小板制剂
E、止血芳酸(PAMB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友病A患者缺乏凝血因子Ⅷ,冷沉淀中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Ⅷ,能有效补充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对于血友病A患者术中渗血有较好的止血作用。新鲜全血主要用于补充多种血液成分,但针对性不如冷沉淀;冷冻血浆主要含有血浆蛋白等,对补充凝血因子Ⅷ效果不如冷沉淀;血小板制剂主要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止血芳酸主要用于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对血友病A引起的出血效果不佳。
3.吸入性损伤,伤后急性期的首要措施:
A、纠正缺氧,防止窒息
B、防止肺水肿
C、防止肺部感染
D、防止呼吸衰竭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吸入性损伤后,由于气道受损,极易出现缺氧甚至窒息,这是直接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所以伤后急性期首要措施是纠正缺氧,防止窒息。而防止肺水肿、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虽然也是后续需要关注和处理的重要方面,但不是首要措施。
4.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称为___
A、等渗性缺水
B、低渗性缺水
C、高渗性缺水
D、水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等渗性缺水是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但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低渗性缺水是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高渗性缺水是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水中毒是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血清钠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是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丢失过多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
5.联合应用抗生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联合以多为好
B、能防止或延迟药物出现耐药性
C、能提高抗菌效果
D、可降低药物剂量
E、联合用药应避免敢用不敢停的弊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联合应用抗生素并非越多越好,过多联合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增加细菌耐药的机会等,其他选项联合应用抗生素能提高抗菌效果、可降低药物剂量、能防止或延迟药物出现耐药性以及联合用药应避免敢用不敢停的弊病说法均正确。
6.可增加血容量,并维持作用6~12小时的是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羟乙基淀粉代血浆
C、丙种球蛋白
D、中分子右旋糖酐
E、白蛋白液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分子右旋糖酐可增加血容量,并维持作用6~12小时。它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的水分,补充血容量,且作用时间相对较长。羟乙基淀粉代血浆主要是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主要是降低血液黏稠度等;白蛋白液主要是补充蛋白质、提高胶体渗透压等;丙种球蛋白主要是增强免疫力等,均不符合该描述。
7.在输血过程中错误的是:
A、可以在血中加入抗菌素
B、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C、输血前注意仔细核对
D、新生儿输血时要注意预热
E、输血后血袋要里保留2小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输血过程中,不能在血中加入任何药物,包括抗菌素,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等严重后果。新生儿输血时预热可防止低体温,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以避免血液残留或不同血液成分相互作用,输血后血袋保留2小时以便必要时复查,输血前仔细核对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
8.血清钾浓度超过___
A、低于3.5mmol/L
B、超过5.5mmol/L
C、低于2mmol/L
D、0.70-1.10mmol/L
E、2.25-2.75mmol/L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清钾浓度的正常范围是3.5~5.5mmol/L,当血清钾浓度超过5.5mmol/L时即为高钾血症。
9.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3天,进食后上腹饱胀.呼吸急促.躁动不安.频繁呕吐,呕吐物含棕褐色液体,经肠胃减压之后,从胃管中吸出2000ml棕褐色液体,潜血实验阳性,最可能的情况是
A、胆道出血
B、急性胃扩张
C、粘连性肠梗阻
D、消化道出血
E、内疝形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急性胃扩张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常因术后胃肠蠕动受抑制,胃内容物不能正常向下推进而潴留于胃内,导致胃过度扩张。患者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