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性乳腺炎的护理.pptx
文件大小:11.03 MB
总页数:3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4.97千字
文档摘要

202X202X主讲人:时间: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01疾病概述02护理目标03病情观察目录CONTENTS04乳房护理05饮食调整06心理支持07药物护理08健康教育09病例分享10总结与展望

202X202XPart01疾病概述

010203定义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疾病,多因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引发,初产妇更易患病。

病情发展迅速,可致乳房红肿、疼痛、发热,严重时形成脓肿,影响哺乳与健康。发病机制乳汁淤积使乳腺导管内压升高,乳汁外溢至周围组织,引发化学性炎症。

细菌常经乳头破损、皲裂入侵,与乳汁淤积协同作用,加重炎症反应。流行病学发病率在哺乳期妇女中为2%-33%,多见于产后2-3周,初产妇发病率更高。

该病不仅影响产妇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母乳喂养及婴儿成长发育。疾病定义与发病机制

202X202XPart02护理目标

通过热敷、按摩等物理方法缓解乳房疼痛,促进乳汁排出,减轻患者痛苦。

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避免压迫乳房,减少疼痛刺激,提高舒适度。协助患者正确哺乳,按需哺乳,确保乳汁排空,避免乳汁淤积加重炎症。

若婴儿无法有效吸吮,可借助吸奶器,保持乳汁通畅排出,预防病情恶化。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为患者提供柔软的乳头护理垫,减少衣物摩擦,减轻乳头疼痛。疼痛管理促进乳汁通畅舒适护理缓解疼痛与不适

202X202XPart0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定时测量,记录发热时间、频率和程度。

使用电子体温计,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准确记录数据,便于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方法若体温超过38.5℃,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等,同时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方法,注意观察降温效果,防止体温过高引发惊厥。发热处理观察发热伴随症状,如寒战、出汗等,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若患者出现持续高热、寒战、出汗等全身症状,提示病情加重,需及时通知医生。发热观察体温监测

检查乳头有无皲裂、破损,避免细菌入侵引发感染。

若乳头皲裂,指导患者正确护理,如涂抹乳头修复霜,促进愈合。乳头观察02检查乳房红肿范围、疼痛程度,有无波动感,及时发现脓肿形成迹象。

观察乳房皮肤颜色、温度,触摸乳房有无硬结,判断炎症范围和程度。乳房检查01若乳房出现红肿、热痛、波动感,提示可能形成脓肿,需及时处理。

脓肿形成后,需行穿刺引流或手术切开排脓,防止炎症扩散。异常判断03局部观察

关注患者有无寒战、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询问患者有无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判断病情是否影响全身。症状观察根据全身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估病情进展,为治疗提供依据。

若全身症状严重,提示病情加重,需加强护理和治疗。症状评估针对全身症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如补充营养、保持休息等。

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身体恢复。症状护理全身症状

202X202XPart04乳房护理

指导患者用温水清洗乳头和乳晕,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

清洁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损伤乳头皮肤,引发感染。每日清洁乳头和乳晕2-3次,保持乳房清洁干燥,预防细菌滋生。

清洁后用干净毛巾轻轻擦干,避免水分残留,减少感染风险。哺乳后可在乳头上涂抹少量乳汁或专用乳头修复霜,促进乳头愈合。

乳头修复霜可形成保护膜,防止乳头皲裂加重,减少细菌入侵机会。清洁方法乳头护理清洁频率清洁护理

协助患者正确哺乳,按需哺乳,确保乳汁排空,避免乳汁淤积。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如环抱式、交叉式等,使婴儿能有效吸吮。哺乳指导若婴儿无法有效吸吮,可借助吸奶器,保持乳汁通畅排出。

选择合适的吸奶器,根据乳汁分泌情况调整吸力,避免损伤乳房。吸奶器使用哺乳或吸奶后,检查乳房是否排空,若仍有硬结,可轻柔按摩。

按摩时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轻推,促进乳汁排出,防止乳汁淤积。排空检查乳汁排空

皲裂护理哺乳后涂抹少量乳汁或专用乳头修复霜,促进乳头皲裂愈合。

乳头修复霜可保持乳头湿润,减少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措施避免乳头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哺乳后及时擦干乳头,保持干燥。

纠正婴儿错误的吸吮姿势,避免过度牵拉乳头,减少皲裂发生。若乳头皲裂疼痛严重,可暂停哺乳,使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喂养婴儿。

暂停哺乳期间,继续护理乳头,待皲裂愈合后恢复哺乳。疼痛缓解乳头皲裂处理

202X202XPart05饮食调整

营养均衡鼓励患者摄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促进身体恢复,增强免疫力。食物选择推荐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等,增强免疫力。

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等,促进乳汁分泌和伤口愈合。少食多餐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消化吸收。

每餐进食量适中,避免过饱或过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