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师考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逢入京使》作者是()
A.王昌龄B.岑参C.王维
答案:B
2.“故园东望路漫漫”中“故园”指()
A.故乡B.长安C.洛阳
答案:B
3.下列哪句出自《逢入京使》()
A.马上相逢无纸笔B.劝君更尽一杯酒C.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A
4.诗中“双袖龙钟泪不干”中“龙钟”意思是()
A.行动不灵便B.沾湿的样子C.衰老
答案:B
5.“凭君传语报平安”中“凭”意思是()
A.凭借B.请,请求C.依靠
答案:B
6.《逢入京使》体裁是()
A.七言绝句B.七言律诗C.五言绝句
答案:A
7.这首诗创作于作者()
A.返乡途中B.赴任途中C.游玩途中
答案:B
8.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不包括()
A.思乡B.壮志未酬C.对友人牵挂
答案:C
9.“马上相逢无纸笔”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情景()
A.悠闲B.匆忙C.惬意
答案:B
10.下列对《逢入京使》理解有误的是()
A.语言质朴B.情感复杂C.用典较多
答案:C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岑参作品的有()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C.《凉州词》
D.《登鹳雀楼》
答案:AB
2.《逢入京使》中表达的情感有()
A.对故乡的思念
B.对亲人的牵挂
C.赴边的豪情
D.仕途不顺的苦闷
答案:ABC
3.下列关于《逢入京使》说法正确的是()
A.是即兴之作
B.情感真挚
C.口语化明显
D.意境开阔
答案:ABC
4.诗中涉及到的地点有()
A.长安
B.安西
C.洛阳
D.阳关
答案:AB
5.以下哪些词语能形容《逢入京使》风格()
A.明快
B.含蓄
C.自然
D.沉郁
答案:AC
6.下列诗句与“马上相逢无纸笔”意境相似的有()
A.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答案:BD
7.岑参边塞诗的特点有()
A.描绘奇异风光
B.充满爱国热情
C.刻画战争残酷
D.语言华丽雕琢
答案:ABC
8.《逢入京使》中的细节描写有()
A.双袖龙钟泪不干
B.马上相逢无纸笔
C.故园东望路漫漫
D.凭君传语报平安
答案:AB
9.下列诗人与岑参同一时期的有()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王勃
答案:ABC
10.从《逢入京使》可看出当时的社会情况有()
A.边疆战事频繁
B.文人多赴边任职
C.交通不便
D.通讯困难
答案:ABCD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逢入京使》是一首思乡诗。()
答案:对
2.岑参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答案:错
3.“故园东望路漫漫”是从视觉角度写。()
答案:对
4.诗中“凭君传语报平安”传递出作者的无奈。()
答案:对
5.《逢入京使》全诗情感基调低沉压抑。()
答案:错
6.“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答案:对
7.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所作。()
答案:错
8.岑参边塞诗都以战争为主题。()
答案:错
9.“马上相逢无纸笔”体现当时书写工具的匮乏。()
答案:错
10.《逢入京使》语言优美华丽,辞藻丰富。()
答案:错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逢入京使》的主要内容。
答案:作者在赴边途中与入京使者相逢,东望故园路途遥远,泪湿双袖,因无纸笔,只能请使者给家人带个平安口信。
2.分析“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质朴自然,在匆忙相逢又无纸笔的情景下,“传语报平安”尽显对亲人的牵挂,以直白之语传递真挚深情,感染力强。
3.《逢入京使》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答案:既有对故园、亲人的深深思念,又有奔赴边疆的豪情壮志,在匆匆相逢中无奈只能传语报平安,体现复杂心境。
4.说说《逢入京使》的语言特色。
答案:语言质朴平实、口语化,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用简单直白的话语,生动传达出情感,自然真切。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有人认为《逢入京使》中作者“泪不干”显得过于儿女情长,你怎么看?
答案:“泪不干”并非儿女情长。作者远离故园赴边,途中思乡情切,人之常情。这正体现情感真实,与赴边豪情并不冲突,更凸显内心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