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诗词诵读(同步作业)-【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26.0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4.75千字
文档摘要

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一骑()锦瑟()弦()惘()然虞()美人

雕栏玉砌()碧苔()黄鹂()采桑()径()

黯()乡魂独倚()

2.下列选项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娟。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C.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D.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3.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次序)

B.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指柱状之物)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饰华美的栏杆与用玉石砌成的台阶,指宫殿建筑)

D.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怀疑、责怪)

4.李商隐《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运用了典故,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借庄周和望帝的典故表达对功名的渴望

B.暗喻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批判

C.通过典故的叠加渲染对过往的追忆与怅惘

D.讽刺帝王沉迷声色导致国家衰亡

5.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夸张

B.比喻、设问

C.对偶、借代

D.排比、反问

6.杜牧《过华清宫》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讽刺的历史人物是:

A.唐太宗与武则天

B.唐玄宗与杨贵妃

C.隋炀帝与萧皇后

D.汉成帝与赵飞燕

7.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A.初春

B.仲春

C.暮春

D.初夏

8.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中“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写作手法是:

A.直抒胸臆,表达思乡之情

B.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愁绪

C.借景抒情,渲染苍茫秋意

D.托物言志,暗喻人生志向

9.以下意象组合全部出自《苏幕遮·怀旧》的是:

A.明月、高楼、雕栏玉砌

B.碧云、黄叶、秋色、寒烟

C.锦瑟、华年、沧海、明珠

D.荔枝、红尘、妃子、烽火

10.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中“笑从双脸生”的“双脸”指的是:

A.少女的左右脸颊

B.女子的妆容对称

C.两人相视而笑

D.双颊的胭脂色

11.对《锦瑟》主题的解读,最符合作品特点的是:

A.悼念亡妻的深情之作

B.自伤身世的悲慨之诗

C.咏物诗,赞美锦瑟工艺

D.主题多义,难以确指

12.下列选项中,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第三、四句说明了唐代的驿路是专门为皇家饮食服务的。

B.《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第二句中的往事指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以及有自由和尊严的生活。

C.《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的第一、二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行文轻快,蕴含喜悦的情意。

D.《苏幕遮》(碧云天)的上阕通过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等景物,勾勒出一幅辽阔苍茫的秋景图。

13.下列选项中,对古诗词表现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第三、四句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讽刺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

B.《锦瑟》的前两句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借助对形象的联想来显现作者内心深处难于直抒的情怀,以及所有不能明言的内心活动,并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这种写法是对传统比兴手法的创造性发展。

C.《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的下阕运用白描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少女们采桑斗草的趣事。

D.《苏幕遮》(碧云天)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4.下列选项中,对古诗词主题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批判了唐明皇为讨宠妃欢心而无所不为的荒唐行为,全诗无一难字,不事雕琢,是唐人绝句中的上乘之作。

B.《锦瑟》是一首咏物诗,表达了作者对瑟的喜爱之情。

C.《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和思乡之苦。

D.《苏幕遮》(碧云天)是一首思乡词,抒写了作者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愁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15.在下列括号中填入加点字词的释义。

①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②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③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