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烛之武退秦师》课时作业-中职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30.14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5.88千字
文档摘要

课时作业6烛之武退秦师

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夜缒而出,见秦伯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已”通“矣”,句末语气词。句意:现在我老了,不能干什么事情了。

B.无通假字。句意:在夜里用绳子拴着人从城墙上送下去,见到了秦伯。

C.“说”通“悦”,高兴。句意: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D.“知”通“智”,明智。句意:失去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

故选B。

2.对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从之。辞曰辞:推辞

B.许之许:答应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赏赐

D.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

B.正确。句意:(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C.“赐:赏赐”错误“赐”,恩惠。句意: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

D.正确。句意:他早上刚渡过黄河,傍晚就在两地加固城防工事。

故选C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庞然大物

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焉”,疑问副词,何,为什么。/兼词,于之,在那里。句意: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

B.“然”,转折连词,可是。/词尾,……的样子。句意: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啊。/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C.“且”,连词,并且。/连词,况且。句意: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亲附楚国。/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

D.“于”,介词,对。句意: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佚之狐对郑伯说。

故选D。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子亦有不利焉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句意: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

B.“不利”,古今意义相同,指没有好处、不顺利、有害处等。句意:您也有不利的方面啊。

C.“夫人”: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今义,指对男性配偶的礼貌称呼。句意: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D.“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指某项赛事的主办国家、主办城市或主办单位等。句意: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故选B。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且贰于楚也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C.朝济而夕设版焉 D.越国以鄙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句意: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张西边的疆界。

A.“贰”,数词作动词,有二心。句意: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亲附楚国。

B.“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句意: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C.“夕”,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句意: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

D.“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指郑国)。句意: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

故选C。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侯、伯是其中爵位。

B.“吾不能早用子”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诸侯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战国末年”错误。应为“春秋末年”。

故选D。

7.把下列一组句子组织成一个语意连贯的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左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