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心脏损伤的业务学习.pptx
文件大小:6.17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2.37千字
文档摘要

心脏损伤的业务学习;目录;相关知识;心脏损伤(cardiacinjury)

钝性心脏损伤(bluntcardiacinjury):多由胸部撞击、减速、挤压、冲击等暴力所致。多发生于右心室。

穿透性心脏损伤(penetratingcardiacinjury):多由锐器伤及心脏所致,少数可由钝性暴力所致。好发部位依次为右心室、左心室、右心房和左心房。;暴力撞击前胸、胸骨或肋骨断端移向心脏。;是最常见的胸部损伤。多见于第4-7肋,尖锐的肋骨断端可刺破壁层胸膜、肋间血管或肺组织。常合并血气胸。;症状:

轻者无明显症状;

中、重度挫伤可出现胸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及心绞痛;

心脏破裂者,可见胸壁伤口不断涌出鲜血,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甚至死亡;

可有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体征:

偶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前胸壁软组织损伤和胸骨骨折;

心脏压塞征:Beck三联症——静脉压增高,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脉搏微弱,脉压小;

心脏杂音。;实验室检查:心肌肌钙蛋白I或T,LDH。

心电图检查:心动过速、ST段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房早或室早。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明确有无心包积血和积血量。

心包穿刺:抽得血液可确诊。

X线

必要时应立即送手术室,局麻下扩深伤道以明确诊断。;非手术治疗:

卧床休息;

严密观察病情,持续心电监护;

补充血容量,输液速度宜慢,以防心力衰竭;

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有效镇痛。

手术治疗:?

根据病人心脏受损情况,在全麻体外循坏下实施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瓣膜置换术、腱索或乳头肌修复术等。;穿透性心脏损伤处理:

已有心脏压塞或失血性休克,应立即开胸手术。

心脏介入术致医源性心脏损伤,应立即终止操作并抗凝,心包穿刺抽吸积血,尽量避免开胸手术。;护理原则;外周组织灌注无效与心脏劈裂和心脏及胸腔内出血,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有关

急性疼痛与组织损伤有关

潜在并发症胸膜腔和肺部感染;急救对怀疑有心脏压塞者,立即配合医师行心包腔穿刺减压术,病并尽快做好剖胸探查术前准备。

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至少2条以上静脉通路,在检测中心静脉压的前提下输血和补液,维持有效的血容量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经以上处理后病情无改善者且出现活动性出血者,立即做好剖胸探查止血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供氧患者入院后即予鼻导管高流量氧气吸入5L/min。取平卧位,防止分泌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持续监测末梢血氧饱和度以了解患者缺氧情况及供氧效果。

密切观察病情包括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中心静脉压、末梢血氧饱和度、尿量及有无心脏压塞等表现。并备好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除颤器及心肺复苏药物。;缓解疼痛遵医嘱给予麻醉镇痛药,积极处理、包扎胸部伤口。

抗感染遵医嘱合理、足量、有效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无论穿透性心脏损伤还是闭合性心脏损伤,一旦心脏裂伤高度可疑即应积极手术,切勿行过多辅助检查,分秒必争紧急剖胸探查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护士应随时做好送患者入手术室的各项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休克

注意呼吸、循环的动态变化,术后24h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测中心静脉压、尿量,持续心电监护,及时记录。并注意观察神志、面容、末梢循环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根据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输液、输血速度。;加强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当患者神志清楚、自主呼吸有力、循环稳定即可停用呼吸机改为鼻导管氧气吸入。大多数患者术后直接给予鼻导管氧气吸入,氧流量2~4L/min。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超声雾化吸入2~3次/d,15~20min/次,雾化后协助患者坐起叩背,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咳痰,以促进肺膨胀,防止肺不张的发生。;加强心肌保护,防止各种并发症

心脏损伤患者由于术前失血性休克和心包填塞使心肌缺血、缺氧,剖胸手术的创伤,补液、强心剂和血管扩张剂的使用,都对心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同时,患者因常伴有心肌挫伤,使心肌收缩无力,易于发生心律紊乱、低血压,甚至发生低心排综合征。

心脏术后采取严密监测心功能,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及平稳的生命体征,及时纠正心律失常,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缺氧状态及正确应用强心、扩血管、利尿、营养心肌的药物等措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患者麻醉清醒后如血压平稳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及引流。水封瓶低于引流口60cm,并妥善固定。保持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凝块阻塞。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引流量及速度。术后引流量每小时超过200mL,且持续2~3h仍不减少,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第2次开胸手术止血准备。若引流液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