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腰椎骨折的护理.pptx
文件大小:8.71 M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1.73千字
文档摘要

腰椎骨折的护理;目录;疾病介绍;·解剖;;;;;;;;;;;护理原则与措施;应卧硬板床,头部不用枕,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

在患者受伤椎体下垫以适当高度的软垫,以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度。最佳垫枕高度为10~15cm。

始终保持骨折椎体局部呈过伸位,以整复和矫正椎体压缩性骨折畸形。

垫枕表面保持柔软、平整、干燥,以防压伤皮肤。

患者坚持日夜垫枕,疗程不少于6周。鼓励病人以坚强毅力战胜疾病。;伤后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加之大便不畅,早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如瘦肉粥、鱼片汤或粥

忌油腻、生冷之品,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香蕉等物。

中期患者食欲好转,可给予清补,吃富含高蛋白及铁、钙、磷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如瘦肉、牛奶等。

后期患者处于恢复阶段,可多食滋补、强筋壮骨的食物,如骨头汤、鸡肉炖冬虫夏草、杜仲猪骨汤等,并适量增加水果及蔬菜量。;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腰背部疼痛的程度、双下肢感觉、活动变化及有无麻木、感觉障碍等不适,腹胀、腹痛及二便情况。

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作出相应处理。;腰椎压缩性骨折为恢复椎体的高度,可采用双踝悬吊牵引、骨盆牵引、脊柱兜带悬吊牵引等治疗。

牵引时需保持兜带宽度的2/3缚在髂嵴以上,必要时可在双侧髂嵴处加薄垫,防止受压;

牵引带在骨盆两侧要对称,通过床尾的滑轮牵引,每侧重量约6~10kg,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

床尾垫高10~15cm,胸部对抗牵引带固定于床头,每天牵引2次,每次45~60min。

注意保持牵引绳的张力、滑轮的灵活,防止牵引砣的脱落。;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

指导病人吹气球或吹水泡,反复练习,增强病人的呼吸功能和肺活量。

向病人讲明吸烟的危害,严禁吸烟,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1.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是脊柱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手术止血不彻底,血肿压迫引起或减压时操作的震动对脊髓的冲击、基础疾病影响;神经根的损害多源于器械的刺激、直接挫伤或对神经的过度牵引引起。;2.脑脊液漏

多因陈旧性骨折或原有椎管严重狭窄,后纵韧带与硬膜囊粘连严???,手术分离或切除后纵韧带时损伤硬膜囊所致。;3.胃肠道并发症

腰椎前路手术早期,脊柱固定于伸展位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或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的刺激,卧床使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4.切口感染

多发生于术后3—5天。主要原因有患者全身情况差,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未及时拔除引流管导致逆行感染等原因。表现为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切口局部疼痛伴红肿渗液,甚至脓性分泌物流出。;5.内固定松动、断裂

腰椎骨折内固定多属于短节段固定,承受压力大,易造成螺钉疲劳折弯、松动、断钉现象,从而影响神经功能及骨折椎体的恢复,以及后期出现腰背疼痛、无力、活动受限等表现。主要原因有生物学因素、解剖学因素、患椎因素等。;主要为腰背肌及双侧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腰背肌锻炼对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极为重要,通过锻炼牵拉椎体而使压缩部分复原,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避免远期椎体恢复的高度再度丢失,可防止股四头肌的萎缩,增加腿部的力量,防止下床后摔倒。;功能锻炼一般在作后1~2天开始,要循序渐进,每天坚持不懈,根据患者伤后患者的情况,可依次采用下述锻炼方法:

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

三点支撑法:让患者双手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

弓桥支撑法:患者双手及双足跟撑于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式。

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头与背部尽力后仰,下肢伸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出院指导;按医嘱服药;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与痛苦的信心和勇气

继续佩戴腰部支具3个月,练习蹲坐的时间视病情而定。

坚持腰背肌锻炼和腹肌练习,运动量勺情递减。

坚持肢体的功能锻炼

术后3个月内禁止拾重物,早期不做腰部屈伸及旋转动作,尽量减少脊柱活动

术后2个月及半年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