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T2DM患病率:1979:1.00%1996:3.21%2002:4.37%年增0.1%以上,全国约4000万第2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分型1999年WHO公布的协商性报告1.取消了胰岛素依赖型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的医学术语2.保留了1型和2型DM的名称,用阿拉伯数字3.保留了妊娠糖尿病的分型(GestationalDM)4.糖耐量减低不作为一个亚型,而是DM的一个阶段5.取消了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四大类型T1DM、T2DM、GDM、其他特殊类型第3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DM的病理生理及应激对糖代谢的影响1.胰岛素(insulin,INS)的生理作用葡萄糖、钾进入细胞内增加糖原合成;抑制脂肪分解2.病理生理: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外周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其他代谢途径活跃,从而使血糖升高,异常代谢产物增多:高渗性利尿,血液粘滞度增加3.应激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升高:中小手术:0.11mmol/L大手术:0.33~0.44mmol/L第4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诊断新标准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第5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nonketoticdiabeticcoma)乳酸性酸中毒(lacticacidosis)糖尿病低血糖症(diabetichypoglycemia)第6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并发症1.大、中血管粥样硬化:脑、肾、冠状动脉、主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尤其应注意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微血管病变:肾、视网膜、心肌;3神经病变:周围神经;自主神经(胃肠心血管)4.眼的其它病变:视网膜、黄斑病、白内障等5.关节强直综合征:多见于T1DM,导致气道管理困难第7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相互关系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糖尿病病人70%以上死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多项前瞻性的研究表明,与条件相当的非糖尿病病人相比,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病人其心血管病死亡危险性分别增加2~3倍和3~5倍合并糖尿病的病人与非糖尿病病人相比猝死和严重心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增高。糖尿病是心脏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和预测指标,第8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相互关系糖尿病性心脏病分为4种类型:心脏微血管病变、冠状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第9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急、慢性高血糖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机制增加心肌缺血损伤的危险性①由于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活性降低使内源性保护信号传导途径受损。②微循环障碍:缺血后血管扩张反应和心肌耗氧增加时的血管扩张反应受损。③内皮功能失调致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受损。④生化方面的改变:活性氧种类和数量增加,一氧化氮的有效性降低。⑤冠状侧支血流减少:冠状动脉至缺血心肌的血流减少,侧支血管的增生受抑制。⑥冠状血管的舒张储备降低。糖尿病对心血管病影响的可能机制
第10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对心血管病影响的可能机制
2.高血糖对缺血预适应的抑制机制糖尿病或急性血糖升高可减少缺血预处理带来的好处。缺血预适应是通过介导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的激活而实现的,而糖尿病使体内正常的钾离子通道发生改变,抑制了缺血预适应的发挥。3.糖尿病可引起心肌本身和心肌内小血管病变第11页,共23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