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重症非人工气道患者清醒俯卧位通气护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成人重症非人工气道患者清醒俯卧位通气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痰液排出
B.增加肺通气量
C.改善氧合
D.减轻心脏负担
答案:C
解析:清醒俯卧位通气可使背侧塌陷的肺泡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从而改善氧合,这是其主要目的。促进痰液排出、增加肺通气量和减轻心脏负担虽可能是其带来的部分影响,但不是主要目的。
2.清醒俯卧位通气开始前,护士不需要评估的内容是()
A.患者的意识状态
B.患者的文化程度
C.患者的呼吸功能
D.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
答案:B
解析:在开始清醒俯卧位通气前,需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以确定其能否配合,评估呼吸功能了解通气需求和基础情况,评估肢体活动能力判断患者在俯卧位时的自我调整能力。而患者的文化程度与清醒俯卧位通气的实施和效果评估并无直接关联。
3.清醒俯卧位通气时,为防止面部受压,应在患者的()部位放置软枕。
A.前额、颧骨、下颌
B.前额、鼻梁、下颌
C.头顶、颧骨、下颌
D.头顶、鼻梁、下颌
答案:A
解析:在清醒俯卧位通气时,为防止面部受压,应在前额、颧骨、下颌部位放置软枕,以减轻这些部位的压力,避免压疮形成。而头顶和鼻梁不是主要的受压支撑部位。
4.清醒俯卧位通气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
A.血压
B.心率
C.呼吸
D.体温
答案:C
解析:清醒俯卧位通气主要是为了改善呼吸功能,所以在通气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度以及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呼吸问题。血压、心率和体温也需要观察,但呼吸是最为关键的指标。
5.以下关于清醒俯卧位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错误的是()
A.每天至少进行2次口腔护理
B.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
C.口腔护理时应注意防止误吸
D.昏迷患者不需要进行口腔护理
答案:D
解析:无论患者是否昏迷,清醒俯卧位通气患者都需要进行口腔护理。每天至少进行2次口腔护理,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且在口腔护理时应注意防止误吸,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和相关并发症。
6.清醒俯卧位通气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停止俯卧位通气
B.给予高流量吸氧
C.检查体位是否正确
D.通知医生
答案:C
解析:当清醒俯卧位通气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时,首先应检查体位是否正确,因为体位不当可能导致通气效果不佳或加重呼吸困难。如果体位不正确,及时调整体位可能会改善症状。若检查体位无误后,再考虑其他措施,如给予高流量吸氧、通知医生等,必要时才停止俯卧位通气。
7.清醒俯卧位通气的持续时间一般为()
A.2-4小时
B.4-6小时
C.6-8小时
D.8-10小时
答案:C
解析:清醒俯卧位通气的持续时间一般为6-8小时,这样既能保证达到改善氧合的效果,又能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俯卧位导致的不适和并发症。过短的时间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俯卧位通气的作用,过长则可能增加患者的负担。
8.清醒俯卧位通气时,为防止患者手臂受压,可将患者的手臂()
A.伸直放在身体两侧
B.弯曲放在头部两侧
C.伸直放在头部两侧
D.弯曲放在身体两侧
答案:D
解析:清醒俯卧位通气时,将患者的手臂弯曲放在身体两侧可以避免手臂长时间伸直受压,同时也能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舒适的体位。伸直放在身体两侧或头部两侧都可能导致手臂血液循环不畅和受压损伤。
9.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清醒俯卧位通气()
A.严重的脊柱畸形
B.轻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肥胖患者
D.意识清醒的患者
答案:A
解析:严重的脊柱畸形患者进行清醒俯卧位通气可能会加重脊柱的损伤,且由于脊柱畸形导致身体结构异常,难以保证俯卧位通气的正确体位和效果,因此不适合进行。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符合适应证的情况下可尝试清醒俯卧位通气,肥胖患者也不是绝对禁忌证,意识清醒是进行清醒俯卧位通气的基本条件之一。
10.清醒俯卧位通气患者的饮食护理,正确的是()
A.通气期间禁食
B.通气前1小时进食
C.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D.多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答案:C
解析:清醒俯卧位通气患者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满足患者在疾病状态下的能量需求,同时易于消化吸收。通气期间并非禁食,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进食。通气前1小时进食可能会因俯卧位导致食物反流等问题。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和胃肠道,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应避免食用。
11.清醒俯卧位通气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应立即()
A.头偏向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