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情感错位与回归.docx
文件大小:19.7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3.87千字
文档摘要

情感错位与回归

摘要《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字里行间中不仅流露出强烈的情感冲击,而且也展现出叙述的平静。双腿瘫痪后的作者对事物的感知异常,发生感知错位;作者与母亲对彼此感受的反差,发生情感错位。错位之后的转变,引发情感回归。在错位与回归之中,拉开了审美距离,增加了情感张力。

关键词情感错位情感回归文本解读《秋天的怀念》

“情感错位”是孙绍振先生提出来的,即“人物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心心相印或者完全对立都不深刻,只有在有机联系中呈现出部分融合、部分外溢,才更能体现审美价值”[1]。他指出:“作家使人物心心相错,即使本来有心心相通的可能,也往往因为错过了时间和空间引起相错幅度的扩大。作家就是通过这种相错使情感结构失去稳定性并远离情感平衡态。”[2]只有写作者意识到这种情感关系,才能写出深刻而真实的亲情文章。《秋天的怀念》一文深刻体现了孙绍振先生提出的“情感错位”理论。在该文中,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瘫痪后的暴躁脾气与母亲的隐忍与关怀,展现了人物间部分融合、部分外溢的心理距离,这种非完全心心相印也非完全对立的关系,使得文章的情感层次丰富而深刻。

一、感知异常,情感错位引发的审美价值

母亲对儿子的深切关爱与儿子因自身困境未能及时感知并回馈这份爱的遗憾,共同构成了时间与空间上的“情感错位”。这种错位不仅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结构,也使其远离了简单的情感平衡态,呈现出更加深刻的审美价值。

1.“我”的感知异常与随之产生的情感错位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中的“望着望着”语言表达陌生化,正常语境下用一个“望着”即可,这里连用两个“望着”。叠词的运用,突出“我”此刻特别无聊地一直往外看,时间的延长也延长了“我”的思绪,由此也拉开了心理的距离,使得心理发生变异。本是大雁北归、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作者的心情应是欢快的,但自然界的春天并没有给他带来生机与希望,与之相反,他想到了自己瘫痪的双腿,想到了自己与这季节的格格不入。这种反差感给他带来极大的失落感,也引发强烈的情感冲击——“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由此通过视觉的冲击带来行为的剧烈变化,引发强烈的情感变异,这就是感知错位的表现。“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听着听着”叠词的运用拉开了听的时间,并使得思绪延长。“歌声”本是悦耳动听的,联想到的也应是美好的事物,可“我”却是恼怒的反应,反常地发生了摔东西的行为,由此他的心境已经到了冰点。不管看到多么美好的景象或听到多么美妙的歌声,都会引发他剧烈的行为表现,如砸东西、摔东西。这种强烈的感知的错位、情感的反常,暗含了作者双腿瘫痪后消极、悲观与恼怒的情绪,由此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与审美体验。

2.“我”与母亲对彼此感受的情感错位

双腿瘫痪后,初期的史铁生对人生的态度是漠然的,文中展现了他沉浸在突如其来的变故给他带来的巨大的精神打击中,却丝毫没有关注到母亲对他的隐忍与疼爱,也没有感知到母亲日夜忍受疾病的折磨以及病情的变化。彼此感受距离的拉大,产生双方的情感错位。由“悄悄地”“偷偷地”可见,作者的母亲对他总是小心翼翼的,特别照顾他的情绪,“眼边儿红红的”是哭过的,她躲在旁边哭,等作者发泄完了、安静了又悄悄进来。母亲看到儿子这样是很难过的,但并没有崩溃大哭,也没有气愤离去或者劝阻,而依然是坚强的,传达积极的情绪给儿子。“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可是并未预料到作者歇斯底里的拒绝——“不,我不去”,并且“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作者的反应是激烈的,又想到两条瘫痪的腿而且觉得特别“可恨”,可见作者精神打击是巨大的,一直关注着瘫痪的双腿,心里有的只有怨恨与痛苦。[3]

母亲对作者如此的隐忍与疼爱,而作者并未感受到,他的关注始终是他的腿,这种强烈的反差感,彼此的感受错位,也带来情感的错位。母亲喜欢花,可侍弄的花都死了,母亲已经无暇顾及那些花了。母亲的希望落空,儿子彻底的拒绝行为与母亲的愿望产生巨大的反差感。作者后来才知道母亲的病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而这还是妹妹告诉他的。“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母亲的病痛给她带来强烈的折磨与煎熬,“整宿整宿”说明母亲已经好久没睡过好觉了,长久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可作者却丝毫未发现。正常情况下,与母亲一起生活,母亲病痛如此严重,脸色、体态都能表现出来,而作者却从未发现。这是反常的,可又似乎是合乎道理的:一方面,母亲隐藏得极好,未曾在儿子面前显露出“生病”的蛛丝马迹,不想让儿子担心;另一方面,作者沉浸在自己的灰暗世界里,双腿的瘫痪给他带来极大的精神创伤,使得他似乎对外界所有的一切都漠然无感,所以产生了强烈的情感错位。母亲对作者的一言一行都非常关注与呵护,而作者对母亲患病却丝毫未曾察觉,对母亲的病痛未曾给予丝毫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