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咨询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
文件大小:190.44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7.15千字
文档摘要

PAGE2/NUMPAGES2

《咨询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咨询心理学

课程代码:4400066

适用专业:心理咨询专业

课程类别:72学时(理论:40实践:32)

学分:4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咨询心理学》是本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中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是继《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临床心理诊断》等课程之后开设的课程。它具体包括心理咨询及心理咨询师概述、心理咨询的技术、心理咨询的经典理论与方法、心理咨询其他方法等,是学生将来从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等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是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必考的内容。该课程的学习为《心理咨询实务》、《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新方法》、《自闭症的康复与治疗》及阶段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后继课程打下基础。

心理咨询专业面向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中小学、幼儿园、早教与潜能开发机构、特殊教育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等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特殊教育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咨询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生命教育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成熟技术,能够从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特殊教育的实际工作,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的高端技能型、应用型、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咨询技术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为了充分体现出“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课程突破传统学科体系课程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五大经典理论与方法为重点的设计框架,基于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特殊教育的工作过程来分解与设计知识内容、实训项目、考核标准,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实现知识结构更优化、实训项目能力化、操作要求标准化、课程研发动态化,实现实训方式的多元化、学习评价的多途径等方面的突破,让学生2

在职业行为训练过程中养成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初步心理诊断与心理咨询技能等实务能力。

整个课程设计体现“以服务为导向,以实务为根本”的理念,凸显“以学生为主体,以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特殊教育工作岗位为基础,以个性化咨询与辅导风格形成为方向”的目标,培养出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咨询心理学》课程的解构与重构过程见下图。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总体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了解心理咨询五大经典理论与方法,熟悉五大方法操作技巧,掌握咨询实践中发展的新方法,能独立进行初步接待、初步诊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心理问题,提高对个案的会谈能力、分析能力、领悟能力、表现能力、创造性运用咨询技巧能力,提高其人格魅力和职业道德情操,最终达到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水平。

(二)具体目标与要求

1.素质

(1)培养健全、乐观的人生态度。过本课程内容及生命教育主题的学习、案例分析与训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逐步养成对生活的乐观向上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与追求。

强调以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过程展开为目标、以心理问题任务解决为目标,注重多种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熟练助人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养成开放、真诚与乐于助人的专业态度与习惯

通过教师的示范、规定、训练,每个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充当一次“来访者”,同时主动与本专业的同学、老师进行个案探讨,在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与接待求助者时都努力创造温暖、自由的氛围,耐心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坦诚对待来访者,关心他们的困难,接受他们的各种正性与负性情绪,做到守时、真诚、保密。

(3)成为求助者的学习榜样

通过不同案例的总结与反思,不断促进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建立民主开放的人际关系,拥有敏锐的观察力,表现出亲切、自信、乐观、理性、上进、平等等人格魅力,成为求助者模仿的榜样人物。

2.知识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到非医疗系统咨询机构、中小学校、特殊教育机构、社工服务机构、社区等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一线岗位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任务。

(1)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

学习并掌握心理咨询概述,心理咨询的技术和一般程序(咨询思路),五种经典理论与方法,咨询实践中常用的与最新流行的咨询理论及方法等,有效地促进学生独立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心理诊断知识

培养学生初诊接待与资料搜集、整理的能力,包括能按心理咨询原则完成对求助者的初诊接待、能收集临床诊断的资料、能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等;

培养学生初步诊断能力,包括能依据初诊资料做出精神病和非精神病的判断、能做出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能进行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能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