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刑法总则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7.2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3.02千字
文档摘要

刑法总则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

2.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处罚性C.社会危害性D.主观恶性

3.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不满12周岁B.不满14周岁C.不满16周岁D.不满18周岁

4.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应当从轻或减轻B.可以从轻或减轻C.应当减轻或免除D.可以减轻或免除

5.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6.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论。

A.自首B.立功C.坦白D.重大立功

7.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

A.监外执行B.社区矫正C.假释D.取保候审

8.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是()

A.管制B.拘役C.罚金D.有期徒刑

9.刑罚适用的对象是()

A.犯罪人B.被告人C.嫌疑人D.罪犯

10.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犯罪的同类客体B.犯罪的一般客体C.犯罪的直接客体D.犯罪的对象

答案:1.C2.C3.A4.C5.D6.A7.B8.C9.A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2.下列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有()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3.以下属于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有()

A.存在不法侵害B.不法侵害正在进行C.针对不法侵害人实施D.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4.下列情形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有()

A.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B.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一方故意一方过失犯罪D.单位犯罪中单位与直接责任人员

5.犯罪预备的特征有()

A.主观上为了犯罪B.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C.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D.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6.下列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的有()

A.死刑B.无期徒刑C.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

7.自首的成立条件包括()

A.自动投案B.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揭发他人犯罪行为D.接受审查和裁判

8.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正确的有()

A.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缓刑考验期内遵守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C.累犯不适用缓刑

D.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9.假释的适用条件包括()

A.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已经执行一定刑期

C.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D.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

10.我国刑法的解释方法包括()

A.文理解释B.论理解释C.学理解释D.司法解释

答案:1.ABC2.ABCD3.ABCD4.B5.ABCD6.ABC7.ABD8.ABCD9.ABCD10.AB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4.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5.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6.附加刑不能独立适用,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

7.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8.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9.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10.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在什么时间具有效力。()

答案: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