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刑法学总论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9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2.9千字
文档摘要

刑法学总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平等适用刑法原则D.类推原则

2.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用的是以()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

3.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处罚性C.社会危害性D.主观恶性

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列哪种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劫罪D.抢夺罪

5.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作为与不作为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A.从轻处罚B.从轻、减轻处罚C.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减轻处罚

7.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8.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

A.从轻处罚B.从轻、减轻处罚C.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减轻处罚

9.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A.1年B.2年C.3年D.5年

10.刑罚的目的是()

A.惩罚犯罪B.预防犯罪C.改造罪犯D.维护社会秩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刑法的解释按其效力可分为()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文理解释

2.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范围()

A.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B.外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犯罪

C.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D.中国军人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

3.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4.下列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是()

A.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D.已满18周岁不满20周岁

5.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

A.母亲不给婴儿喂奶致其饿死B.锅炉工不按时加水导致锅炉爆炸

C.成年人带小孩游泳,小孩溺水时不救助D.交通警察对交通事故不处理

6.下列属于犯罪预备的行为有()

A.准备犯罪工具B.调查犯罪场所C.排除犯罪障碍D.勾结犯罪同伙

7.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有()

A.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C.一方故意一方过失的犯罪D.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之间

8.下列刑罚中属于附加刑的有()

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驱逐出境

9.下列哪些情况可以适用缓刑()

A.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犯罪情节较轻D.有悔罪表现

10.假释的适用条件包括()

A.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

B.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

C.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D.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我国刑法溯及力采取的是从新兼从轻原则。()

3.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

4.单位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5.紧急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

7.主犯一定是首要分子。()

8.附加刑不能独立适用,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

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年以上,可以假释。()

10.累犯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包括排斥习惯法、禁止类推解释、禁止事后法等内容。

2.简述犯罪构成的意义。

答: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司法机关滥用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