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刑法题库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9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2.96千字
文档摘要

刑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B

2.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惩罚性

C.社会危害性

D.违法性

答案:C

3.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

A.侮辱罪

B.抢劫罪

C.贪污罪

D.放火罪

答案:A

4.刑法的空间效力原则中,属地管辖原则以()为标准。

A.行为人的国籍

B.犯罪行为地

C.犯罪结果地

D.行为人的居住地

答案:B

5.管制的期限为()。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3个月以上2年以下

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15年以下

答案:B

6.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不包括()。

A.罚金

B.管制

C.拘役

D.有期徒刑

答案:A

7.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答案:D

8.下列属于正当防卫的情形是()。

A.防卫挑拨

B.相互的非法侵害行为

C.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

D.对正在进行的行凶行为进行防卫

答案:D

9.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A.犯罪预备阶段

B.犯罪实行阶段

C.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

D.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行阶段和犯罪结果发生阶段

答案:C

10.我国刑法对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答案:ABC

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

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3.下列属于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的有()。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答案:ABCD

4.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A.犯罪故意

B.犯罪过失

C.犯罪目的

D.犯罪动机

答案:ABCD

5.下列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有()。

A.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

B.练习犯罪手段

C.拟定犯罪计划

D.跟踪被害人

答案:ABCD

6.我国刑法规定的减刑的适用对象包括()。

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答案:ABCD

7.下列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的有()。

A.人在睡梦中的动作

B.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C.人在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

D.人在身体受到强制情况下实施的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

答案:D

8.我国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的期限根据法定最高刑确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5年

B.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10年

C.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15年

D.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

答案:ABCD

9.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

A.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B.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D.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答案:ABCD

10.下列属于继续犯的有()。

A.非法拘禁罪

B.遗弃罪

C.重婚罪

D.盗窃罪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

2.单位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答案:错误

3.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

答案:错误

4.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存在犯罪的目的。()

答案:错误

5.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

答案:错误

6.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答案:正确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答案:正确

8.我国刑法中的数罪并罚原则采取的是限制加重原则。()

答案:错误

9.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正确

10.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