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自负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答案:C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惩罚性
C.社会危害性
D.违法性
答案:C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种犯罪负刑事责任?()
A.绑架罪
B.贩卖毒品罪
C.盗窃罪
D.诈骗罪
答案:B
4.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答案:D
5.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共同犯罪?()
A.甲乙共谋杀害丙,乙负责购买毒药,甲负责投毒
B.甲乙同时基于过失伤害丙
C.甲教唆乙杀害丙,乙实施了杀害丙的行为
D.甲帮助乙实施盗窃行为
答案:B
6.管制的期限为()。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3个月以上2年以下
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15年以下
答案:B
7.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起计算。
A.判决宣告之日
B.判决执行之日
C.判决确定之日
D.羁押之日
答案:B
8.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
A.只能附加适用
B.只能独立适用
C.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D.只能对外国人适用
答案:C
9.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B.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C.客观行为与主观心理之间的联系
D.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联系
答案:B
10.正当防卫针对的对象是()。
A.不法侵害者本人
B.不法侵害者的家属
C.第三者
D.动物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些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
D.犯罪的地点
答案:ABCD
2.我国刑法中的主刑包括()。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E.死刑
答案:ABCDE
3.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
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4.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A.为杀人购买毒药
B.为盗窃制造万能钥匙
C.对犯罪对象进行跟踪
D.拟订犯罪计划
答案:ABCD
5.共同犯罪的形式有()。
A.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B.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D.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答案:ABCD
6.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包括()。
A.从重情节
B.从轻情节
C.减轻情节
D.免除情节
答案:ABCD
7.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有()。
A.故意杀人罪
B.强奸罪
C.非法拘禁罪
D.抢劫罪
答案:ABC
8.下列属于刑罚执行制度的有()。
A.减刑
B.假释
C.缓刑
D.自首
答案:ABC
9.数罪并罚的原则包括()。
A.吸收原则
B.并科原则
C.限制加重原则
D.混合原则
答案:ABCD
10.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
A.属地管辖
B.属人管辖
C.保护管辖
D.普遍管辖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答案:对
2.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对
3.所有的过失犯罪都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答案:对
4.单位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
答案:对
5.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的实行阶段。()
答案:错
6.主刑可以附加适用。()
答案:错
7.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答案:对
8.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答案:对
9.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答案:对
10.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
答案: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四个方面的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四个方面要件包括:犯罪主体,即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如故意、过失等;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