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7.49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3.02千字
文档摘要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刑法的任务不包括()

A.保卫国家安全

B.保护公共财产

C.保障公民一切利益

D.维护社会秩序

答案:C

2.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处罚性

C.社会危害性

D.主观罪过性

答案:C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答案:C

4.下列属于刑罚主刑的是()

A.罚金

B.拘役

C.没收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

答案:B

5.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

A.犯罪结果不同

B.犯罪行为不同

C.停止原因不同

D.刑事责任不同

答案:C

6.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取的是以()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答案:A

7.下列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事后报复

B.防卫挑拨

C.对不法侵害的反击

D.假想防卫

答案:C

8.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一般是()

A.只处罚单位

B.只处罚直接责任人

C.双罚制

D.不处罚

答案:C

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年以上,可以假释。

A.10

B.13

C.15

D.20

答案:B

10.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C.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答案:ABC

2.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有()

A.15周岁的甲抢劫

B.13周岁的乙故意杀人

C.17周岁的丙盗窃

D.12周岁的丁诈骗

答案:ABC

3.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

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4.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有()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答案:ABCD

5.以下属于共同犯罪的有()

A.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B.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一方故意一方过失犯罪

D.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

答案:BD

6.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有()

A.自首

B.立功

C.坦白

D.教唆未遂

答案:ABCD

7.属于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存在不法侵害

B.针对不法侵害人

C.有防卫意图

D.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答案:ABCD

8.下列属于犯罪预备的行为有()

A.准备犯罪工具

B.制造犯罪条件

C.跟踪被害人

D.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答案:ABCD

9.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的规定有()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B.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C.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D.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答案:ABCD

10.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包括()

A.追诉时效

B.行刑时效

C.诉讼时效

D.申请时效

答案:AB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答案:对

2.只要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构成犯罪。()

答案:错

3.不满12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对

4.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

答案:错

5.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对

6.主犯一定是首要分子。()

答案:错

7.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

答案:对

8.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答案:对

9.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答案:对

10.我国刑法规定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必须有被害人告诉,法院才处理。()

答案:错(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答案: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意义在于为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提供标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