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暴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家庭暴力的对象不包括()
A.配偶B.朋友C.子女
答案:B
2.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原则。
A.教育为主B.预防为主C.惩处为主
答案:B
3.发现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
A.只有受害者B.任何单位和个人C.邻居
答案:B
4.人身安全保护令由()发出。
A.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C.居委会
答案:B
5.()应当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
A.妇联B.工会C.各级人民政府
答案:C
6.遭受家庭暴力的当事人可以向()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A.人民检察院B.公安机关C.人民法院
答案:C
7.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
A.及时出警B.通知妇联C.通知居委会
答案:A
8.学校、幼儿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报案。
A.公安机关B.民政部门C.教育部门
答案:A
9.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
A.刑事处罚B.治安管理处罚C.警告
答案:B
10.反家庭暴力法自()起施行。
A.2016年3月1日B.2015年12月1日C.2016年6月1日
答案:A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家庭暴力包括()等侵害行为。
A.身体暴力B.精神暴力C.性暴力
答案:ABC
2.下列哪些机构有义务对家庭暴力进行强制报告()
A.医疗机构B.救助管理机构C.福利机构
答案:ABC
3.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
A.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B.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C.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答案:ABC
4.反家庭暴力工作的机制包括()
A.政府负责B.社会协同C.公众参与
答案:ABC
5.公安机关处理家庭暴力案件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A.制止违法行为B.依法调查取证C.出具告诫书
答案:ABC
6.下列属于家庭暴力救助途径的有()
A.向公安机关报案B.向人民法院起诉C.向妇女联合会求助
答案:ABC
7.哪些部门可以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庇护()
A.民政部门B.救助管理机构C.妇女庇护所
答案:ABC
8.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A.公安机关出警记录B.伤情鉴定意见C.证人证言
答案:ABC
9.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
A.撤销其监护人资格B.另行指定监护人C.对其进行处罚
答案:ABC
10.国家鼓励、支持()开展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
A.社会组织B.企业事业单位C.志愿者
答案:ABC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家庭成员之间偶尔的争吵不属于家庭暴力。()
答案:错
2.家庭暴力只是家务事,外人不应干涉。()
答案:错
3.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才有权利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答案:错
4.公安机关对于家庭暴力报案不能以家庭纠纷为由不处理。()
答案:对
5.学校发现学生遭受家庭暴力可以不用管。()
答案:错
6.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答案:对
7.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对
8.民政部门应当对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心理咨询。()
答案:错
9.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家庭暴力情况应予以考虑。()
答案:对
10.居委会发现家庭暴力可以不向有关部门报告。()
答案:错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家庭暴力的定义。
答案: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2.人身安全保护令有什么作用?
答案: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责令其迁出申请人住所等,能有效保护申请人免受家庭暴力侵害,保障其人身安全。
3.学校在反家暴工作中有哪些职责?
答案:学校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开展反家暴宣传教育。
4.反家暴工作中,妇联的职责是什么?
答案:妇联应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宣传反家暴知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