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化学汇编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章节综合(鲁科版)
一、单选题
1.(2024北京第八十中学高一下期中)下列化合物中,含共价键的是
A. B. C. D.
2.(2024北京第八十中学高一下期中)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A.CO2 B.KCl C.HCl D.CH4
3.(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中)甲酸(HCOOH)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储氢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甲酸分解制氢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I,若用2HCOOH代替HCOOH,则在催化剂a处吸附的是2H
B.过程II,生成的CO2分子是直线型结构
C.过程Ⅲ,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D.HCOOH分解制氢的总反应为:HCOOHCO2↑+H2↑
4.(2022北京第八十中学高一下期中)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呈三角锥形,极易溶于水
B.易液化,可用做制冷剂
C.与反应产生白烟,属于共价化合物
D.烧瓶中溶液红色不变时达平衡
5.(2023北京第八十中学高一下期中)我国科学家成功利用和人工合成了淀粉,使淀粉的生产方式从农业种植转为工业制造成为可能,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键和键个数比为1∶1
B.甲醇沸点高于甲醛,是因为甲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甲醇分子和二羟基丙酮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均为
D.二羟基丙酮与乳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6.(2024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对事实:“100℃时,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温度达到2200℃以上时,水分解为H2和O2.”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100℃所提供的能量,破坏了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B.2200℃所提供的能量,破坏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C.100℃及2200℃时,水分子均变为氢原子和氧原子
D.对比温度值可知,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比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强
二、填空题
7.(2023北京第八十中学高一下期中)利用“杯酚”从C60和C70的混合物中纯化C70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
(1)“杯酚”的官能团是。
(2)“杯酚”分子内官能团之间通过(填作用力类型)形成“杯底”。
(3)对叔丁基苯酚[]与反应,生成“杯酚”和一种无机物。
①该无机物是。
②关于对叔丁基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分子式为????????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为杂化
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d.1mol对叔丁基苯酚最多能与1mol发生反应
(4)不溶于氯仿(化学式为),“杯酚”溶于氯仿,可能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1.A
【详解】A.H2O中2个H原子与O原子通过2个共价键结合,A符合题意;
B.KCl是离子化合物,K+与Cl-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B不符合题意;
C.MgCl2是离子化合物,Mg2+与2个Cl-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C不符合题意;
D.CaCl2是离子化合物,Ca2+与2个Cl-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2.B
【详解】A.CO2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
B.KCl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B符合题意;
C.HCl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
D.CH4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A.观察甲酸的结构可知,过程I,催化剂a吸收的H是与O相连的H,而不是羧基C上的H,故用2HCOOH,则催化剂a吸收的不是标记氢2H,故A错误;
B.CO2分子结构式为O=C=O,CO2分子是直线型结构,故B正确;
C.过程III形成H2,H2中的H-H是非极性键,故C正确;
D.甲酸HCOOH经过三个过程,生成H2和CO2,总反应为:HCOOHCO2↑+H2↑,故D正确;
故选:A。
4.C
【详解】A.氨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结构不对称的三角锥形,属于极性分子,且氨分子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属于极易溶于水,故A正确;
B.氨分子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较高易液化,气化时会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较低,常用做制冷剂,故B正确;
C.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的氨分子部分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当烧瓶中溶液红色不变时说明达平衡,故D正确;
故选C。
5.C
【详解】A.已知CO2的结构简式为:O=C=O,且知单键均为键,双键是一个键和一个键,三键为一个键和二个键,故分子中键和键个数比为2:2=1∶1,A正确;
B.甲醇中含有羟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