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安顺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当前我国农村偏远地区孩子上学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据介绍,位于我国广西自治县的昭平县九亩寨、北陀中学、善政小学学生上学要渡过一条100多米宽的河流。在冬春季节,孩子们可以从这条堤坝上来回,但到了雨季,这条堤坝就时常被洪水淹没,孩子们上学就成了心惊肉跳的事情。对于当前我国偏远农村落后教育现状你怎么看?
【答案】:当前我国偏远农村地区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广西昭平县部分学校孩子上学需渡水,雨季安全难保障,这只是偏远农村教育困境的一个缩影。这种现状不仅阻碍了孩子接受良好教育,限制个人发展,更不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交通不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加大对偏远农村教育投入,改善交通和教学设施;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引导优秀教师下乡任教;同时,社会力量也应参与进来,给予物资和志愿支持,共同推动偏远农村教育发展。
【解析】“趟水上学”听来不可思议,尤其是在当下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背景下,然而这却是我国不少农村尤其是偏远落后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读来令人心痛不已。经过几十载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升。欣慰于义务教育取得成效的同时,诸如小学生翻山越岭、划船趟水去上学的新闻却频频见诸报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表面上看,孩子趟水上学是由于当地的恶劣环境所致,实际上折射出的却是政府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投入的不足。如果有足够的财政资金用于路政设施,孩子们就可以放心地通过平坦大道到达学校而不必次次都胆战心惊;如果有足够的财政资金用于校舍建设,孩子们完全可以通过住宿解决趟水上学的困境。不只投入不足,在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政策扶持上,政府明显力不从心,城市地区师资力量雄厚,录取比例也远超农村。种种对比之下,农村地区教育形势堪忧。为有效改变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公平,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国家应加大对于农村尤其是偏远落后农村的扶持力度。通过给与财政补贴、政策优惠,鼓励当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其次,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扶持力度。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通过录取政策倾斜,使农村学生获得更多机会进入高校深造;通过改善教师待遇,吸引优秀师资到农村任教。最后,在农村地区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重视教育,改变读书无用论的传统观念。
2、有人说,领导干部抓工作要“举重若轻”,也有人说要“举轻若重”。你怎么看?
【答案】:(1)这是既有不同又相互联系的两种工作方法,各有千秋,各有利弊,不能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因事而定。(2)对主要领导干部而言,一般情况下要“举重若轻”,善于抓大事,抓全局性的问题,调动一班人的积极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不要“举轻若重”,对重大、关键事情,特别是搞不好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情,一定要“举轻若重”。(3)对副职领导干部而言,一般情况下要“举轻若重”。组织安排、协调指挥,一定要细致、周全,保证集体作出的决定和主要领导的意图得到顺利实现。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不要“举重若轻”。在对下属的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督促检查时,也要“举重若轻”,不能包办代替,要留有余地,给下属以发挥的空间。(4)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领导干部工作方法的综合分析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工作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是两种不同但相互联系的工作方法,在不同场景下各有优势,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其中一个,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于主要领导干部,通常应具备“举重若轻”的能力。他们需要聚焦于抓大事、把握全局性问题,通过合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推动整体工作的开展。这是因为主要领导的职责在于宏观把控和战略决策,应避免陷入琐碎事务。然而,在面对重大、关键且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事情时,主要领导必须“举轻若重”,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防止出现重大失误。副职领导干部一般要注重“举轻若重”。在组织安排、协调指挥工作时,需做到细致周全,确保集体决策和主要领导的意图能够顺利落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副职领导不能“举重若轻”,在部署和督促下属工作时,应给予下属一定的发挥空间,避免过度干预,以激发下属的主观能动性。领导干部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汲取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不足,持续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也能为团队和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在上班的时候有一位群众激动地冲进来说你为他办的一件事是错误的,但事实上这件事是你的同事办的,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做?
【答案】:(1)保持冷静,努力平复这位群众的情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