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泸州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你上任后,市里准备出台有关方面的政策,需要你提供一些分管工作的情况。你给下属安排后,所提供的资料不够准确,而这时有关部门催要又比较急,你怎么办?
【答案】:(1)在向上级说明情况的同时,本着实事求是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加班加点重新组织材料。(2)认真查找资料不准确的原因。(3)对有关人员提出批评,并组织业务人员纠正错误,提供准确情况。(4)以此为鉴,重视教育和指导下属今后从根本上提高工作质量,或改进不合理的工作程序,以负责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待工作。
【解析】此面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在面对工作突发问题时的应急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领导管理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政策制定需精准可靠的资料作为支撑。本题里,下属提供的资料不准确,而有关部门催要又急,这就要求考生能迅速且合理应对。针对这一情况,答案给出了全面且合理的解决步骤:首先,向上级说明情况,体现了公务员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应有的沟通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加班加点重新组织材料,展现了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解决问题的敬业精神,保证工作按时推进。其次,认真查找资料不准确的原因,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只有找出根源,才能有效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反映出考生具备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再次,对有关人员提出批评,并组织业务人员纠正错误、提供准确情况,表明考生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能够及时处理工作中的失误,确保工作质量。最后,以此为鉴,重视教育和指导下属提高工作质量,或改进不合理的工作程序,体现了考生的长远眼光和全局意识。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总的来说,该答案思路清晰,既关注当前问题的解决,又着眼于未来工作的改进,符合公务员处理实际工作的要求和标准。
2、“班门弄斧”是一句成语,请问你如何评价“弄斧须到班门”?
【答案】:(1)“班门弄斧”最早出现的雏形是柳宗元的“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原意是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是厚着脸皮,死要面子,没有自知之明。“弄斧须到班门”是鼓励人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如果只与弱者比高低,则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不能进步。(2)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与权威竞争,就必须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能够借鉴他人的长处,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3)“弄斧须到班门”还表现了争取胜利的自信心和勇气。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就必须有“弄斧须到班门”的勇气,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有争先进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解析】这道公务员面试题围绕对“弄斧须到班门”的评价展开,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与对名言的理解及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含义理解“弄斧须到班门”与传统“班门弄斧”含义有所不同。“班门弄斧”原指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是厚着脸皮、没有自知之明的行为;而“弄斧须到班门”鼓励人们敢于向权威挑战,具有积极意义。意义阐述1.促进个人进步:如果只与弱者比较,就难以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阻碍个人成长。敢于到权威面前展示自己,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实现自我提升。2.推动自我完善:向权威挑战和竞争的过程,需要我们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借鉴他人的长处,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3.培养积极心态:“弄斧须到班门”体现了争取胜利的自信心和勇气。这种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勇于尝试和创新。现实应用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弄斧须到班门”的勇气、开拓进取的精神和争先进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推动各项事业取得胜利,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总之,“弄斧须到班门”不仅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态度,更是推动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秉持这种精神,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3、会上你发现自己的方案与领导指示有偏差,和其他同事不同,轮到你发言了,你怎么办?
【答案】:(1)保持镇静,迅速确认我的发言与领导指示是否有原则性的偏差,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可以按照自己的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以供领导参考。(2)如果有原则性的偏差,在我发言的时候可以避重就轻,表示同意同事的方案,然后在不重要的地方谈几点自己的意见。(3)事后要反省自己,吸取教训,确保以后不再发生类似情况。答题思路是:冷静+对策+总结。
【解析】该面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在工作场景中遇到方案与领导指示偏差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以下是对答案的详细解析:冷静应对:面对自己的方案与领导指示存在偏差且轮到自己发言这一突发状况,保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