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年11月宜宾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附详细解析.docx
文件大小:44.62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7.14千字
文档摘要

2022年11月宜宾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你不能改变环境却可以适应环境,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却可以适应环境。在大自然中,适应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各种动植物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在人类社会中,适应社会环境,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跟随时代的发展,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大自然中动物适应环境、求得更好生存的具体体现。白垩纪时期,恐龙是当时地球上的绝对霸主,但是由于他们自身不能适应地球气候的变化,最终灭绝。在人类社会中,也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现代社会营销手段趋向多样,而网络营销绝对是首屈一指。当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网络科技手段相当发达时,中国的网络才刚刚起步,在这样一个机遇期,马云及他的团队在我国网络发展之初,能够很好地适应网络发展的潮流趋势,最终在网络营销领域牢牢占据头把交椅,傲视群雄。作为公职人员,我们也要主动积极地去适应周围的环境。既要积极主动地向领导、同事多学习请教,尽早地适应单位的工作情况和人际情况,也应该多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适应公职人员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更好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解析】这道面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个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以及对公职人员如何适应环境的认知。题目理解题干强调了个人在环境面前的能力局限与应对策略,即无法改变环境但能够去适应环境,引导考生思考适应环境在不同层面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答案要点分析1.观点阐述:答案开篇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经典理论引入,点明了适应环境的重要性,为后续论述奠定基础。指出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适应环境都是生物和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从宏观层面说明了适应环境的普遍性和必要性。2.举例论证大自然层面:列举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例子,生动地展现了动物适应环境以求得更好生存的现象,使观点更加直观易懂。同时,以恐龙因不能适应地球气候的变化而灭绝为例,从反面论证了不适应环境的后果,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人类社会层面:以马云及其团队在我国网络发展之初适应网络发展潮流,在网络营销领域取得成功为例,具体说明了在社会环境中,适应环境变化能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成就,进一步强调了适应环境的重要性。3.公职人员层面:结合岗位特点,提出公职人员应主动积极地适应周围环境。一方面要向领导、同事学习请教,以适应单位的工作和人际情况,这有助于新入职的公职人员快速融入工作集体,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关注国家大政方针,适应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并解决实际困难,体现了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责任感,使答案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际指导意义。总结该答案逻辑清晰,先提出观点,再通过多方面举例进行论证,最后结合公职人员岗位实际提出具体做法,全面且深入地回答了题目。既展现了考生对适应环境这一观点的深刻理解,又体现了对公职人员职责和要求的清晰认识,符合公务员面试的答题要求。

2、面试热点:十年禁捕,长江生态恢复需要多久

【热点背景】

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将分类分阶段实行渔业禁捕。当日零时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根据部署,2020年年底前,长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大渡河等重要支流,以及鄱阳湖、洞庭湖等通江湖泊要完成渔民退捕,实施为期10年的常年禁渔。

【模拟试题】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对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将分类分阶段实行渔业禁捕。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分析政策目的。(1)保护长江流域物种的繁衍和发展,避免出现诸如白鱀豚、白鲟等生物灭绝的事件发生。通过禁止捕捞,给长江流域物种以恢复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保护我国自然资源,让长江重新换发光彩。(2)养护鱼类资源,保证渔业长期发展。禁渔十年,可以让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得到恢复,重新达到可供捕捞的水平线上,增加渔业收入,延长长江流域渔业生存的年限。(3)改善渔民生活现状。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缩减,渔民收入普遍较低,部分存在贫、困、残、病情况。禁捕期间,渔民上岸,更改职业,配合脱贫攻坚工程,改善生活境遇。(4)恢复长江自然、航运生态。长期以来,广泛存在的长江渔民大捕大捞,影响了长江流域污染工程、航运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十年禁捕,可以促进长江自然、航运生态的发展。2、分析政策不足(1)渔民上岸后的就业解决。长江流域渔民规模庞大,十年禁捕,部分身无长技的渔民上岸后如何就业,附近地区能否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是干系渔民生存、政策实现的主要因素。(2)政策贯彻执行力的短缺。多年来,长江流域都有相关禁捕政策,一直未能贯彻主要是由于长江流域面积大、渔民多,相关部门人手不够。十年禁捕,势必会带来更持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