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巫山县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如果你被录取,因为你刚到单位,对国税知识并不了解,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一个纳税人问了一个你不了解的问题,这时你没有同事在旁边供你求助,你该怎样做?
【答案】:(1)保持镇定,如果这个问题我实在回答不了我会向他表示歉意,表示我刚到单位还不是很了解,同时向他表示我回去后会尽快查阅资料,给他满意的答复。(2)反思自己,不断学习多向同事请教,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解题思路:答题思路是:镇定+承认错误+反思。本题考察考生遇到工作中的意外状况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知道就一定要承认,切不可硬撑。要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
【解析】本题作为一道公务员面试中的情景应变题,重点考查考生在工作突发状况下的应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税工作场景里,面对纳税人提问且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又无同事可求助的状况,考生需要展现出正确的应对方式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于这类问题,官方规范且书面化的应对思路可总结为镇定应对、坦诚认错和深刻反思。在回答时,首先应保持镇定,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前提。若确实无法回答纳税人的问题,要真诚地向其表达歉意,明确说明自己刚到单位,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同时,需向纳税人承诺会在会后及时查阅资料,并尽快给出满意答复,以此体现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维护单位在纳税人心中的形象。其次,在事后要进行深刻反思。反思自身业务知识的欠缺,将此次经历视为提升自我的契机。通过不断学习、主动向同事请教等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从根本上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从而更好地胜任国税工作,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面试热点:乡村大喇叭打通疫情宣传最后一公里
热点背景: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是重要保障。
拿起话筒就能讲,讲了还能让人听进去,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这样才能凝聚人心、汇聚众力。
一段朴实的播报,却意外收获了大量点赞。天津市蓟州区西龙虎峪镇东头百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志春为了劝村民疫情防控期间“不出门、不聚餐”,用大喇叭广播:“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别太自信了!”这段接地气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人民网)
模拟试题: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是重要保障。天津市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了劝村民疫情防控期间“不出门、不聚餐”,用大喇叭广播:“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别太自信了!”这段接地气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表明态度:疫情就是命令,防疫责任重大。为了做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宣传工作,各地各出奇招,农村大喇叭、无人机、微信群共同上阵,构建起了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的宣传体系。题干中是天津推动基层群防群控工作的一个缩影,利用大喇叭及时宣讲防疫科学知识,快速消除各种谣言、传递必胜信心,广播内容也便捷直接、明白易懂。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宣传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意义:1.成本低廉,经济实惠。大喇叭广播是一种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宣传手段自身有着天然无法比拟的优势,几乎不需任何成本,既节约了宣传材料如宣传条幅等物资材料,又能让大部分人力从繁重的宣传工作中解放出来,不必走街串巷,大大降低了宣传人力耗费。2.传播高效、覆盖面广。一个大喇叭挂在村里、社区居委会门口,不时传出村委会、居委会的声音,老百姓即使足不出户,大事小情也全知道。尤其那些不识字的老年群体,也能够全方位覆盖,做到人人知晓、家喻户晓。3.喜闻乐见、益于推动社会共治。目前全国上下多地的大喇叭不少都是用本地方言广播,让人一听就感到亲近亲切。如天津方言、河南方言、东北方言等等,不少社区还自编快板、“三字经”、三句半等,用个性十足的形式将防控知识要点掰开揉碎了讲、做成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宣传变得好听易记接地气。疫情防控内容一经大喇叭“喊”出来,就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传递出信心和力量,成为群防群控不可或缺的一环。推广落实:1.挖掘典范,进行全面推广。在各个省份各个地区,尤其基层农村和社区,定期收集大喇叭宣传内容,从中甄选出那些硬核的、反响热烈的例子作为范本,并利用新媒体如抖音等做好全面推广,发挥典范率先垂范作用。2.因地制宜,防止千篇一律。各地区应该结合当地特色与本地疫情的特殊性,各地应该组建专门宣传小组,吸纳各类人才,充分利用各类艺术形式如快本、三句半、二人转等,做好信息的包装设计,使防疫消息更能深入人心,记忆深刻。3.动态更新,谨防信息滞后。各地不仅要关注信息的差异化、趣味性,更为重要是要关注信息的时效性。就拿戴口罩来说,关于如何选择口罩的种类、使用后的处理方式、使用周期等,一些自媒体的说法是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