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广东2025年深圳市宝安区建筑工务署面向市内公开选调9名区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2.09 MB
总页数:14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7.78万字
文档摘要

广东2025年深圳市宝安区建筑工务署面向市内公开选调9名区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他努力________当事双方,希望能给所有人一个满意的答案。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斡旋

??B:调节

??C:调试

??D:调解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A项“斡旋”意为调解周旋。“斡旋”一般用来形容重大事件,用在此处不当;此外斡旋一般不做及物动词,一般表达为在······之中或双方中斡旋,故排除。

B项“调节”意为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应要求,用在此处不当,故排除。

C项“调试”是指试验并调整(机器、仪器等)。两项与空白处后面的“当事双方”均不搭配,故排除。

D项“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符合语境,当选。

故本题选D。

?

2、哲学是属于理智方面的事,文学是属于情感方面的事。我们研究哲学时,每须先将头脑放冷静了,然后才能寻究其中的道理。至读文学时,则宜带着兴奋的心灵,欣赏其一切。若读“哲理诗”,理智与感情并用,同时冷热,很觉不痛快。

这段文字的主要论题是:

??A:哲学与文学的差别

??B:研究哲学的方法

??C:哲理诗的特点

??D:欣赏文学的方法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客观陈述哲学与文学的区别,第二、三句则承接上文,陈述研究哲学与阅读文学的不同——哲学须理性,文学要感性,最后一句指出“哲理诗”需要同时有哲学的理性和文学的感性,通过分析可知,文段最后一句为主旨句,主体是“哲理诗”。

对比选项。C选“哲理诗的特点”即是指读哲理诗时理智与感情并用,“很觉不痛快”,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故本题选C。

【解析拓展】

A项、B项和D项:都是前文做铺垫的内容,起到引出“哲理诗”这一话题的作用,偏离重点。

?

3、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本县县长、县委书记和其他县领导出席了揭幕仪式。

??B:在活动现场,主要负责人就广大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C:科学家试图弄清海面温度如何影响热带风暴的形成。

??D:作品所蕴含的巨大信息量是无可置疑的。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

审题干,找出有歧义的一项。

辨析选项。A项“其他县领导”可理解为本县的其他领导,也可以理解为其他县的领导。B项、C项和D项均无歧义。

故本题选A。

?

?

4、相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270万个,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个到100个。传统村落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古书,很多还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保护传统村落成了________的事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首当其冲

??B:责无旁贷

??C:一触即发

??D:迫在眉睫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段一开始就指出我国自然村数量急剧下降,紧接着强调传统村落“像是一本厚重的古书”面临消亡,保护传统村落是一件很紧急、必须要做的事情。D项“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与语境相符,当选。

A项:“首当其冲”强调首先受到攻击,或者首先遭遇灾难,与语境不符,排除。

B项:“责无旁贷”强调自己应尽的责任,没有理由推卸,跟责任有关,而文段并未体现保护传统村落是个人不容推卸的责任,排除。

C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一触即发”比喻很紧张的情势或很危险的时刻,而文段侧重当前必须着手保护即将消亡的传统村落,与紧张的情势或很危险的时刻并无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自然村加速消失一天百个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

5、黄山之巅,山势绵延,层峦叠嶂,近者数十里,远者数百里,争奇竞秀,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郁郁葱葱

??B:美不胜收

??C:鬼斧神工

??D:巧夺天工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在描述黄山之巅的景色,所以要填一个成语来形容景色的秀美。

辨析选项。A项“郁郁葱葱”意思是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不能用来形容山势,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符合语境。C项“鬼斧神工”意思是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D项“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C项和D项都是形容技巧的,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和D项。

故本题选B。

?

6、下列每组成语中相同的字(分别为强、兵、风、动)的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强弩之末强人所难强本节用博闻强记

??B:秣马厉兵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