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建筑施工技术 课件 第3章 砌筑工程施工.pptx
文件大小:10.56 MB
总页数:15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1.57万字
文档摘要

第3章砌筑工程施工;

3.1概述;

(4)通缝。上下皮砖的搭砌长度小于25?mm的部位称为通缝。

(5)假缝。为掩盖砌体竖向灰缝内在的质量缺陷,砌筑时仅在靠近砌体表面处抹有砂浆而内部无砂浆的竖向灰缝被称为假缝。

(6)螺丝墙。组砌层数不一致的墙俗称为螺丝墙,也叫作“打楔子”。螺丝墙的问题特别反映在内外墙交接处,处理不当将造成大量返工。造成螺丝墙的原因是升线时左右两侧不一致或标高测定出现错误。预防螺丝墙的方法是认真做好抄平弹线工作,立皮数杆挂线砌筑,升线时左右两侧相互确认并统一层数。;

(7)百格网。百格网是用于检查块材底面砂浆的黏结痕迹面积(即水平灰缝饱满度)的工具。;

3.1.2砌筑工程材料要求

砌筑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1)在砌筑工程中,只有使用合格的材料才可能砌筑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

(2)对砌体质量有显著影响的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主要材料应进行性能的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

(3)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

(4)填充墙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前2天浇水湿润。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3.2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施;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要由钢管和扣件组成。钢管杆件包括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斜杆和底座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基本形式有双排式和单排式两种,其构造如图3.1所示。;;

扣件用于钢管之间的连接,其基本形式有:对接扣件(如图3.2(a)所示),用于两根钢管的对接连接;旋转扣件(如图3.2(b)所示),用于两根钢管呈任意角度交叉的连接;直角扣件(如图3.2(c)所示),用于两根钢管呈垂直交叉的连接。;;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如下。

①立杆间距:大横杆步距和小横杆间距可按表3.1选用。最下一层步距可放大到1.8?m,以便于底层施工人员的通行和材料的运输。

②剪刀撑:应设置在脚手架两端的双跨内以及中间每隔30m净距的双跨内,且仅在架子外侧与地面呈45°布置。

③连墙杆:每3步5跨设置一根,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架子外倾,同时增加立杆的纵向刚度。连墙杆的做法如图3.3所示。;;;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范围内的地基需夯实并找平,同时要做好排水处理。立杆底座下应垫以木板或垫块。在杆件搭设过程中,要确保立杆垂直。竖立第一节立杆时,每6跨应暂时设置一根抛撑(该抛撑应垂直于大横杆,一端支承在地面上),直至固定件架设好后方可根据实际情况拆除。搭设剪刀撑时,应将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同时,随着墙体的砌筑,要及时设置连墙杆与墙锚拉,并确保扣件拧紧。;

2)门型脚手架

门型脚手架又称为多功能门型脚手架,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脚手架之一。

(1)门型脚手架的构造及主要部件。

门型脚手架的基本单元由门架、剪刀撑和水平梁架(或脚手板)等构成,如图3.4所示。将这些基本单元连接起来即可组成整片脚手架,如图3.5所示。门型脚手架的主要部件如图3.6所示。门型脚手架主要部件之间的连接形式包括制动片式(制动片式挂件如图3.7(a)所示)和偏重片式(偏重片式锚扣如图3.7(b)所示)。;;;;;

(2)门型脚手架的搭设。

门型脚手架的一般搭设顺序是:技术交底→铺放垫木(板)→拉线、放底座线→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安装剪刀撑→安装水平梁架(或脚手板)→安装梯子→安装通常的纵向水平杆(需要时)→安装连墙杆→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安装加强整体刚度的长剪刀撑→安装顶部栏杆。;

搭设门型脚手架时,基底必须先进行平整夯实。外墙脚手架必须通过扣墙管与墙体拉结,同时要用扣件将钢管和处于相交方向的门架连接起来,具体如图3.8所示。整片脚手架必须适量放置水平加固杆(也称为纵向水平杆),前三层要每层都设置,三层以上则每隔三层设一道。为防止不均匀沉降,整体加固的做法如图3.9所示。在架子外侧面应设置长剪刀撑。脚手架必须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进行可靠连接,连墙件的设置除应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要求外,还应满足表3.2的要求。对于高层脚手架,应增加连墙点的布设密度。拆除脚手架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部件的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图3.8转角处脚手架连接;;;

(3)门型脚手架的拆除。

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所有材料、工具和杂物。拆除脚手架时,应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