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施工电梯与外爬架一体化技术 .pdf
文件大小:2.84 M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1.5千字
文档摘要

施工电梯与外爬架一体化技术

1、技术简介

施工电梯与外爬架一体化技术是我局以SC型施工电梯、电动外爬架为基础进行研究改造的新型技

术。该技术解决了施工电梯永远在爬架下方,工人上下操作面费时费力的现状。将施工电梯与外爬

架进行结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施工电梯可移动高位附墙结构,实现电梯可最高运行至支模楼层,

电梯的高位附墙与外爬架同步提升,电梯可进入任意爬架覆盖楼层,极大的提高了电梯运行效率,降

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本技术适用于高层建筑项目施工。同时,通过该技术的研发,四局形成了施工电

梯直登施工作业面的成套技术,改写了施工人员爬楼梯到达作业面的历史。

关键技术:

(1)“既独立,又协同的电梯与外爬架结合设计,通过设置具有可滑动功能的高位附墙结

构,将电梯的上部附墙结构穿过爬架进入结构楼层,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爬架不参与电梯附墙受力

工作,保障安全性;

(2)“同步提升,电梯与外爬架共同使用同一套提升机构,在提升时爬架和电梯高位附墙

相对位置保持不变,避免了附墙架与爬架产生碰撞;

(3)“一梯登顶〃,使用加强型高位附墙结构,提高了电梯上部附墙结构的整体刚度,确保

电梯可以直接运行至支模楼层;

(4)“穿架进楼”,特制爬架通道门及电梯翻板门结构,电梯可以进入爬架覆盖层。

-

图1施工电梯与外爬架一体化升降系统模型图2—体化与传统电梯运行对比

2、优缺点分析

优点:

a)极大减少施工人员上下顶部施工楼层劳动强度,施工人员不必每

次上下都进行6-8层的楼层攀爬;

?便于部分材料、施工设备进入操作楼层,解放了塔吊的部分任务,

提高了施工效率;

3)电梯登顶后,便于顶部施工产生的垃圾运输,有

利于现场文明施工。缺点:

每次爬升时,都需要电梯和爬架公司同时到场,施工电梯也需要停止使用。

3、典型案例

清远碧桂园新亚山湖城C区五期三标段工程11号楼,建筑高度98.4m,

总楼层34层,标准层高度2.9m。2018年,在该项目中开始安装施工电梯

与外爬架一体化升降系统,完成安装时,主体结构施工至16层,随后该系

统就与施工进度保持一致,最快施工速度达到了3天一层。在该项目施工

中,施工人员通过电梯直接到达了顶部的支模楼层,施工效率大幅度提高。

图3电梯直升至爬架顶部图4穿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