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质量基础设施效能评价规范》解读
一、标准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
2023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
要》将“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在第九章
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中明确提出“完
善国家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规
范和引导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发展”。
质量基础设施(QI)是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等要素构
成的技术和管理体系,是产业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是统筹推进国家质
量基础设施(NQI)各要素的深度融合与协同效能提升,强化计量、标
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核心要素的系统化整合与创新性发展的有效
途径,对企业提质增效、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意义重大。
为深入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实施
质量强国战略中充分发挥NQI的效能,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件从
深圳企业实际出发,整合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质量管理、
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NQI相关要素,运用产业计量工程学的原理,聚
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提升企业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关键技术参数
的量值正确度精准测控为主线,以卓越绩效管理成熟度测评为抓手,创
建并引导企业应用QI效能成熟度评价方法,达到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
创新,实现质量和效益提升,保障公共安全、优化营商环境和改善产业
生态之目的。
1
二、标准主要内容
本规范主要内容包含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
和定义、评价原则、QI效能评价模型、评价内容、测控方法、评价
要求、评价管理、附录等。
以下为对标准中的主要条款的简要说明:
(一)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应用QI的原则,以及QI效能评价模型、评价
内容、评价要求、质量效益、评价管理和效能等级判定。
本文件主要适用于对制造型企业产品线的QI应用效能评价。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
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三)术语和定义
本章节主要对质量、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基础设施、效能、
NQI相关要素等进行了定义。
(四)评价原则
本章节主要针对量值应用、聚焦需求、要素协同、精准测控四个
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第一小节提出要关注量值在工艺中的应用效果,
保障需求与产品交付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及产品质量与效益平衡;
第二小节对找准企业及产品定位,将NQI相关要素纳入企业运营做出
了阐释;第三小节提出要围绕企业及产品定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要素协同发展;第四小节对测量过程中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达
到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最佳平衡做出了要求。
2
(五)QI效能评价模型
本章节通过QI效能评价模型图介绍了评价企业QI效能的模型和
方法。
(六)评价内容
本章节主要通过基于发展阶段要求、基于成熟度模型、核心技术
参数量值正确度有效测控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第一小节针对
企业六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对质量提升应当具
备的能力做出了阐释;第二小节主要介绍了企业质量发展成熟度的五
个分级。
(七)测控方法
本章节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通过五定法来测控核心技术参数
量值正确度。
(八)评价要求
本章节主要通过组织保障、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营
销交付与服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第一小节明确组织应有相应的
部门来开展这项工作;第二小节依据质量发展成熟度的五个分级对企
业研发设计环节的产品量值定义、产品设计标准、研发管理标准、研
发测控等四个方面做出了分级规定;第三小节依据质量发展成熟度的
五个分级对企业采购供应环节的供应商认证及评价标准、来料品质控
制能力等两个方面做出了分级规定;第四小节依据质量发展成熟度的
五个分级,对企业生产制造环节的工艺设计水平、制造技术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