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课时教学设计
《6.4.1频数与频率》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J复习课口试卷讲评课口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这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知识的基础上,进
步对数据进行深入研究。而《频数与频率》作为开篇,是后续学习数据有关计算
内容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频数与频率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分布的特
征,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统计问题提供有力工具。
学习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定的数据分析基础。他们对数据
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掌握了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但对于频数与频率这种相对
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可能会有点费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得结合大量的实际例
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让他们能轻松掌握。
教学目标1.理解频数的概念,会求频数。
2.了解组距、组数之间的关系,会将数据按合理的组别分组。
3.会列频数表,并能初步作出合理决策,感受数据分布的意义,发展数据观念。
教学重点频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将数据分组的过程比较复杂,往往要考虑较多方面的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j环节:新知导入
:教师活动1:!学生活动1:
: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回顾旧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组成部分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趋势
:某市2023年6月晴天、阴天、雨天天数的扇形统计图
晴L
■晴天r
26.7%1
■阴天I雨天
L56.7%阴天J
■雨天16.7%J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活动意图说明:
回顾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可以加固学生印象,对题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可以更加快捷
环节二:新知讲解
教师活动2::学生活动2:
从某医院去年10月份出生的20位新生婴儿体重如下(单位:kg):思考记忆
4.7,2.9,3.2,3.53.6,4.8,4.3,3.6,3.8,3.4,
3.4,3.5,2.8,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