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课时教学设计
《6.4.2频数与频率》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J复习课口试卷讲评课口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中具有重要的衔接作用,即收集一表示一处理。因为经
过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收集数据并会做简单表示,在此基础上,
顺理成章地引入了频数,再到本课时的频率等概念。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表示,也
为下课学习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做准备,本课属于较简单水平。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能够进行简
单的数据分析。但学生对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
理解和掌握。此外,学生可能对频率的计算方法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路较为陌
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教学目标1.理解频率的概念。
2.理解样本容量、频数和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算频率。
3.会利用频率进行累计频率的计算,感受统计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
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是频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例2第(2)题,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些困难,是本教学的难点。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环一:知识回顾
教师活动1:学生活动1:
计算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为了掌握这组数据的()思考,观察
A.个数B.组数C.频数D.变动范围
的大小
将一批数据分组后,各组的频数是指_________;
将发生的事件按类别分组,这时的频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
活动意图说明:知识回顾频数的定义以及制作统计表时最简易的内容
环二:新知讲解
教师活动2:学生活动2:
为了了解数据分组后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分量,常常需要求记忆
出各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
每一组数据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叫作这一组数据(或事件)的频率
频率各球攵
娄好居总数
aw儿体■囊______
f[_______________[,”
0.1
n站
U.00
0.30
0.1
0.1
0.05回答问题
思考:各数据组的频率之和等于几?
注意哦,所有频数表各组数据的频率之和都为[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呈现上一课内容的频数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注意和思维进入
回忆状态,能更好的上下连接,呈现新的记忆点。
环三:典例精讲
教师活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