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
1假期有收获
2周末巧安排
3欢欢喜喜庆国庆
4团团圆圆过中秋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
5我爱我们班
6班级生活有规则
7我是班级值日生
8装扮我们的教室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
9这些是大家的
10我们不乱扔
11大家排好队
12我们小点儿声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13我爱家乡山和水
14家乡物产养育我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16家乡新变化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
1假期有收获
项目
内容
教材分析
《1假期有收获》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中的第一课。教材通过展示学生在假期中阅读、旅行、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假期生活,思考自己的经历,激发对假期生活的美好回忆和积极感受。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假期生活丰富多彩,有多种方式能促使自身成长和进步,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假期时间,让假期更具意义。教材内容分为“用心过,有收获”和“有打算,不忙乱”两部分,前者让学生感悟假期收获,分享经验;后者强调合理安排假期时间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习制定假期计划。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小学生活,已适应学校节奏,对假期充满期待且有一定假期生活经验。然而,因年龄小,他们在假期活动中常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易沉迷电视、游戏等娱乐活动。在分享假期收获时,可能存在表达不清晰、不完整的情况。所以,教学中需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假期时间,提高表达能力和分享意识。
课标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假期生活的多种方式,知晓假期能带来诸多收获;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假期时间,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回忆、交流、展示等活动,使学生分享假期中的收获与快乐,培养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假期生活的热爱,培育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享假期中的收获和快乐,学会合理安排假期时间。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假期生活更有意义。
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如展示假期相关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回忆假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假期经历和收获,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假期生活的多样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师生假期生活的相关照片、视频,制作PPT课件;准备一些小奖品,如贴纸、书签等,用于奖励积极参与的学生。
2.学生准备:提前回顾自己的假期生活,整理印象深刻的事情和收获;准备一张假期生活照片(如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师生互动:师:“同学们,愉快的暑假刚刚过去,大家肯定都度过了一个超级棒的假期!老师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假期里的一件趣事。我去了海边,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还捡到了好多漂亮的贝壳。那你们呢,在假期里有没有遇到特别好玩的事情,快和老师、同学们说一说。”邀请几位学生简单分享假期趣事。
2.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回忆假期生活(10分钟)
1.师生互动: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顾整个暑假。从放假的第一天开始,想想每天都做了些什么。”学生闭眼回忆后,师:“好啦,睁开眼睛,和小组内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假期里每天大致的活动。”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发言,并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如:“你说得很详细,继续加油。”
2.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假期生活,让他们对自己的假期有全面回顾,梳理假期经历,为后续分享假期收获做好铺垫。
三、分享假期收获(15分钟)
1.师生互动:师:“大家在假期里都做了好多事情,那肯定有不少收获。谁先来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你假期里的收获?可以是学会了一项新本领,也可以是去了一个有趣的地方,有了新的认识。”邀请学生上台分享,分享过程中,教师积极回应,如:“哇,你学会了骑自行车,这可真了不起,能和大家说说你学骑车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吗?”对学生的精彩分享给予小奖品奖励。
2.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假期收获,感受假期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锻炼表达能力,培养合作意识,从他人分享中获得启发。
四、假期生活大盘点(10分钟)
1.师生互动: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假期活动图片,如阅读、旅行、参加社会实践、做家务等,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些图片,这些都是小朋友们假期里会做的事情。除了这些,大家想想,还有哪些活动也是假期可以做的呢?”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补充更多假期活动,如学乐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