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8装扮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
项目
内容
教材分析
《8装扮我们的教室》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中的重要一课。本单元围绕班级生活展开,旨在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本课聚焦于教室装扮这一具体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意和努力,共同打造一个温馨、舒适且富有特色的学习环境。教材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教室装扮图片,激发学生的创意与想象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如何将教室装扮得更美观、更具个性。同时,教材强调学生在装扮过程中的参与感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对教室装扮意义、方法及实践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阶段,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尤其是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班级环境。他们对班级已有一定的归属感,喜欢参与班级活动,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然而,在合作和规划方面,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在知识层面,学生对教室的基本构成有一定了解,但对于如何有效装扮教室以提升学习氛围和美观度,缺乏系统认识。在能力上,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阶段,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正在形成,但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守规则意识有待加强。此外,二年级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力较弱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教室装扮活动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课标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教室装扮的方法和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材料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创意设计、实际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愿意为班级的美好环境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共同装扮教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装扮教室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美丽的教室图片、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装扮教室的兴趣和愿望。
2.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设计和实践操作,共同完成教室装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直观演示法:教师或学生进行装饰示范,如展示简单装饰品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装饰技巧。
4.评价激励法:对学生在讨论、设计、实践等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收集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教室装扮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成PPT。
2.准备装饰教室所需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彩带、贴画、绿植等。
3.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和彩笔,用于设计装扮方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展示美丽教室的视频,视频中包含不同风格、充满创意的教室装扮。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你们觉得这些教室漂亮吗?想不想让我们的教室也变得这么美丽?”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表达对视频中教室的喜爱以及对装扮自己教室的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生动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装扮教室的兴趣和热情,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2.讨论教室装扮的意义(10分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装扮教室有什么意义”,可以从学习环境、班级氛围等方面启发学生。之后,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最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教室装扮的意义,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明白装扮教室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教室装扮的方法(10分钟)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装扮教室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然后,展示一些简单的装饰品制作方法,如纸花的制作、纸鹤的折叠等,同时展示一些利用贴画、挂彩带、摆放绿植等方式装扮教室的图片。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提出自己所知道的装扮方法。认真观看老师展示的装饰品制作方法和图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展示,让学生了解丰富多样的教室装扮方法,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为后续的设计和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4.小组合作,设计装扮方案(15分钟)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向学生说明任务:“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教室装扮方案。在设计方案时,要考虑到我们教室的特点和同学们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