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教案.docx
文件大小:38.8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2.2千字
文档摘要

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一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本课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巩乃斯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马人的高超骑术,表达了作者对马的喜爱和对草原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马和草原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学会欣赏自然风光和动物之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马和草原的喜爱之情。

难点:学会欣赏自然风光和动物之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巩乃斯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自主学习(10分钟)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3.合作学习(15分钟)

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课堂讲解(15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风光和动物之美。

5.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课堂小结(5分钟)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巩乃斯的马

美丽的大草原

高超的骑术

对马的喜爱

对草原生活的向往

七、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题:完成课本课后练习题。

答案:

(1)巩乃斯的大草原;

(2)牧马人高超的骑术;

(3)作者对马的喜爱和对草原生活的向往。

2.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马”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欣赏巩乃斯大草原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风光和动物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课堂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课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草原文化和马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草原博物馆或者观看相关纪录片,加深对草原生活和马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细节

1.课文中的描绘:课文中有许多对巩乃斯大草原和马的描绘,如“巩乃斯的大草原,一望无际,绿得像一块巨大的绒毯。”、“马群在草原上奔跑,像一股黑色的洪流。”等。这些描绘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有诗意,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

2.牧马人的骑术:课文中详细描述了牧马人高超的骑术,如“牧马人骑在马上,像一只雄鹰翱翔在天空。”、“他们的骑术高超,可以做到人马合一。”等。这些描述展现了牧马人的英勇和娴熟的骑术,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

3.作者的情感:课文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马的喜爱和对草原生活的向往,如“我对马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希望能够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我喜欢草原的生活,那里空气新鲜,景色优美。”等。这些句子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并联系自己的感受进行思考。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补充和说明

1.描绘的理解:对于课文中的描绘,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地考察来感受草原的壮丽景色,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描绘。

2.骑术的体会:学生可能对牧马人的骑术难以理解。可以邀请有关牧马人的专业人士进行讲解,或者观看相关的表演和视频,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骑术的优美和难度。

3.作者的情感: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对马和草原的情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动物和自然的喜爱之情,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语言语调:在讲解课文中的描绘时,教师应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变化的语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意境。

2.时间分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随堂练习,同时也要留出时间进行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

3.课堂提问:教师应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提问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引导。

4.情景导入: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巩乃斯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自然地引入对新课的学习。

教案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欣赏课文描绘的景色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仔细品味课文中的语句,他们能够更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