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复习:阅读理解(现代文)真题练习题
阅读技巧: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文
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
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
要及时概括段意。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
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
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文章从头到尾再
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
①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②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③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一、现代文阅读
(2024?赤壁)阅读下面内容,完成下题。
从莲花塘到万古堂(节选)
①万古堂小学在山的那一边。从莲花塘到万古堂的山腰,隐约有三条小路。
②第一条路,从塘滕上陡坡,迎面是一棵大梨树,树身上吊绑着大垛的干稻
草,是牛儿们过冬的草料。悬在空中,不渥堆,不腐烂,总有太阳的味道。牛
第1页共40页
儿扬着脖子,用嘴撕扯树干上的草们,不多吃,不抢吃,想必是知道须留些
个,待大雪封山、草料短缺的日子再吃。过了这棵大树,是一棵棠棣,树上有
刺如锥。小时候爬树,胳膊腿儿虬在枝丫间嬉戏,谁的屁股不小心被刺扎着
了,一定是锥心地疼、嗷嗷地叫。棠棣春末开花,艳艳灼灼,花簇紧致,秃秃
的果儿不大,却是成双成三地扎在一起。读到《诗经?棠棣》里的“凡今之人,
莫如兄弟”,方悟古人以棠棣喻兄弟之情的由来。经过这两棵树,沿山脊一直
走,顺坡下去就是小学的菜园子。地里的青黄瓜、红番茄们等不到成熟,就被
孩子们摘了充饥解渴。
③第二条路,从村牛栏屋的侧面上斜坡,一片桐树林,连着一片李树林、梨
树林。不上课的夏日,爬上粗壮的油桐树,四仰八叉地横躺在阔叶粗枝间读
书,有知鸟声陪伴,可以忘了时辰,不闻大人疾呼声。春雨蒙蒙,小路上李树
开花一片白,含烟带雨,娇翠素静。清明时节,早起上学,忽见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花瓣雨,春泥路,顾盼贪玩不思学。这条路可以一直通到学
校的公厕一一山村现代文明的稀有标志,厕所内外满是孩子们的涂鸦。
④第三条路,爬莲花塘后山坡,上竹林,翻山包,沿山腰荆棘路,走过一片
墓地,直达学校的背后。这条路虽近,孩子们却很少走,一分窄,九分怕。
⑤乡下孩子,有脚就有路。有家住京广线边上架桥郑家的同学,每天能看到
京广线上的火车“况且况且”地开过来,“胡吃胡吃”地开过去,我特羡慕他
们,还专门到郑姓同学家里夜宿,听火车的声音。他们上学路远,要穿过宽宽
的田皈,一不小心被漫天的油菜花、无边的紫云英、①牵绊了眼和脚,或
者一不小心被②逗起了玩兴,或者一不小心想在③洗个澡,上学一准儿
会迟到。也有走得更远的,有一个男生,家住茅山张家,总是打赤脚或穿草鞋
第2页共40页
——除非是落雪结冰凌的天儿才穿球鞋。放学路上要翻几座山包,沿清澈可见
游鱼水草的南渠走一阵子,过桥后拐进山谷,沿碧绿的水库一侧山路上行,再
顺着曲曲折折的溪沟上坡,在青石板台阶上呱嗒呱嗒地独行,缘长长高高的天
路登顶,回到修竹茂林中的家。
⑥道阻且长,年复一年,行则将至,路在前方。庄稼青黄接继,孩子们接茬
成长。他们脚下的路,只有一个指向,那就是万古堂小学。
(原文《从莲花塘到万古堂》发表于《人民文学》2024年第三期,作者刘汉
俊,赤壁人)小语想根据本文拍摄“乡村孩子的上学之路”纪录片,请你帮助
完成以下任务。
1.补充相关内容,完成路线拍摄大纲。
2.以下是小语拍摄的三段场景,请你选择正确的选项插入第⑤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