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D.质量第一、安全第二
答案:B
解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强调安全在生产中的首要地位;“预防为主”是指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综合治理”则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2.以下哪种不属于工伤范围()。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D.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E.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答案:E
解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而选项A、B、C、D均属于工伤认定或视同工伤的范围。
3.正确佩戴安全帽有两个要点:一是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之间应有一定间隙;二是()。
A.必须系紧下颚带
B.必须时刻配带
C.必须涂上黄色
D.必须定期检查
答案:A
解析: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之间有一定间隙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冲击力。系紧下颚带能确保安全帽在受到冲击时不会脱落,从而有效保护头部安全。选项B表述不准确,应是在规定作业场景佩戴;选项C安全帽颜色与佩戴要点无关;选项D定期检查是安全帽使用的管理要求,并非佩戴要点。
4.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D.周围
答案:C
解析:火焰根部是燃料与空气接触发生燃烧的部位,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灭火器药剂,能够有效切断燃烧的链式反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如果喷向火焰上部或中部,药剂难以直接作用于燃烧源,灭火效果不佳。
5.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用水灭火
D.用沙土灭火
答案:C
解析:水是导体,用水扑灭电器火灾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同时还可能损坏电器设备。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都适用于扑救电器火灾,沙土也可以隔绝空气灭火,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6.在易燃易爆场所穿()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D.皮鞋
答案:C
解析:带钉鞋在行走过程中,鞋底的钉子与地面摩擦可能产生火花,在易燃易爆场所,这种火花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布鞋、胶鞋和皮鞋一般不会产生这种危险。
7.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
A.继续作业
B.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
C.向上级报告
D.等待救援
答案:B
解析: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这是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8.安全色中,()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
A.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绿色
答案:A
解析:安全色的含义规定,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9.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是错误的。
A.护发帽
B.手套
C.防异物伤害护目镜
D.耳塞
答案:B
解析:在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手套可能会被旋转的部件卷入,造成严重的伤害。护发帽可以防止头发被卷入,防异物伤害护目镜能保护眼睛,耳塞可减少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10.下列()作业不宜使用小太阳灯进行照明。
A.机加工
B.金属焊接
C.高空
D.受限空间
答案:D
解析:小太阳灯功率较大,发热量大,在受限空间使用可能会导致温度过高,增加火灾风险,同时也可能会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缺氧危险。机加工、金属焊接和高空作业在符合安全条件下可以使用小太阳灯照明。
11.下列哪种不属于特种设备()。
A.电梯
B.大型游乐设施
C.车床
D.起重机械
答案:C
解析: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车床不属于特种设备范畴。
12.下列不属于电气安全用具的是()。
A.绝缘手套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