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2025秋[1].pdf
文件大小:1.45 M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4.99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质量守恒定律部分中,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

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

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探究环节得

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结论;然后

再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归纳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

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素养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3.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

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4.通过进行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

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

1.提高学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质疑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投影仪、托盘天平(带秩码)、蜡烛、试剂瓶、火柴、塞子。

2.学生用具:(1)电子天平、锥形瓶(塞子)、玻璃棒、气球、陶土网、土甘蜗钳;(2)铜粉、硫

酸铜溶液、铁钉、碳酸钠粉末、稀盐酸、镁带、细沙、砂纸。

【课前预习】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

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新物质(生

成物)的过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如

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02P205;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表示为:Fe

+CuS04—Cu+FeS04。这些物质在质上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些物质在量上是否发生变化了呢?请

同学们猜想一下:物质在反应前的质量跟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

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猜想]学生甲: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学生乙: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学生丙: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过渡]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我们来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下反应

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关系。

[活动与探究]实验分两大组进行,A组进行实验一,B组进行实验二。

实验一:比较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二: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注意事项](1)称量前天平应注意调平。

(2)加热铜粉时,锥形瓶应放在陶土网上加热。

(3)在铁与硫酸铜反应前,铁钉要先用砂纸打磨干净。

1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评价学生操作,必要时对一些错误进行纠正。

[交流讨论]由学生陈述实验结果,其他人进行意见补充。

[实验一]在加热铜粉的实验中,铜粉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前后

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易错提醒: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尤其注意不要忽略了

生成的沉淀、气体的质量。

【特别提醒】

实验一中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导管,系上小气球是为了平衡内外气压。

实验二中应塞紧橡胶塞,目的是形成一个密闭的体系。

[不同意见]我们组的实验结果是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略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可能是由于

锥形瓶没有塞紧漏气所致。

[实验二]在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个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