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1.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1课时)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docx
文件大小:99.86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4.91千字
文档摘要

分课时教学设计

《11.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口试卷讲评课口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能够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帮助学生处理生活中大量涉及不等关系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能力,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相似之处,同样需要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但不同的是,此时挖掘的是不等关系,学生先前列方程的经验,在设未知数和分析数量关系环节能为列不等式提供一定思路,但需引导他们转变思维,关注不等关系的识别。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经过半年的训练他们有着强烈的白我发展,自主学习的要求,已不满足于老师的满堂灌,而是有着自己探究新知的渴望。这使得我们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关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之外,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探索新知的过程。虽然不同基础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但只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进来,这本身就是学生体验数学的重要过程。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总结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2.经历由实际问题到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学模型的探索过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教学难点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环节一:新知导入

教师活动1:学生活动1: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学生回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

(1)审:审题,找等量关系;际问题的一般步骤,积极举手回

(2)设:设未知数;

(3)列:列方程;

(4)解:解方程;

(5)答: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答.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回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为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引出做铺垫.

环节二: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2:

与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类似,通过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可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通过解不等式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例2七年级举办古诗词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

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如果规定初赛成绩超过90分晋级决赛,那么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才能成功晋级?

分析:“初赛成绩超过90分”指出了这个问题中蕴含的不等关

系,转化为不等式,即:

答对题所得的分数-答错或不答的题所扣的分数90.

解:设初赛答对了x道题.

根据“初赛成绩超过90分”晋级决赛,列得不等式10x-5(20-x)90.

去括号,得10x-100+5x9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5x190.

学生活动2:

学分组讨论总结,经历由实际问题到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学模型的探索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系数化为1,得

这样就可以了吗?题数是整数,所以x至少为13.

由x应为正整数,得x≥13.

答:初赛至少要答对13道题才能成功晋级.

注意:在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根据实际情况

取值.

例3某市去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320t标准煤,如果计划使今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去年的下降率不小于5%,那么这个市今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至多为多少?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是指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费的能源

总量(折算为标准煤),其下降率是衡量一个地区节能减排成效

的重要指标.

分析:“今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去年的下降率不小于5%”是问题中蕴含的不等关系,即

解:设这个市今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xt标准煤.

学生分组交流,尝试自主完成题目的解答。

学生总结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根据题意,列得不等

去分母,得0.320-x≥0.320×5%.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0.304.

系数化为1,得x≤0.304.

答:这个市今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至多为0.304t标准煤.你能根据例题的解题过程归纳出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吗?

①审:认真审题,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③列:根据题中的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