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6节 用空间向量研究线面位置关系及距离.docx
文件大小:275.6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1.52千字
文档摘要

第6节用空间向量研究线面位置关系及距离

【课标要求】(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的线面位置关系;(2)会求空间中点到直线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

知识点一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1)直线的方向向量:如果表示非零向量a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直线l平行或重合,称此向量a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

(2)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称向量a为平面α的法向量.

2.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

位置关系

向量表示

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u1,u2

l1∥l2

u1∥u2??λ∈R,使得u1=λu2

l1⊥l2

u1⊥u2?=0

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u,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l∥α

u⊥n?u·n=0

l⊥α

u∥n??λ∈R,使得u=λn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n2

α∥β

n1∥n2??λ∈R,使得n1=λn2

α⊥β

n1⊥n2?n1·n2=0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PO⊥平面ABC,垂足O落在线段AD上.已知BC=8,PO=4,AO=3,OD=2.

(1)证明:AP⊥BC;

(2)若点M是线段AP上一点,且AM=3.试证明平面AMC⊥平面BMC.

规律方法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垂直的一般步骤

练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90°,BC=2,CC1=4,点E在线段BB1上,且EB1=1,D,F,G分别为CC1,C1B1,C1A1的中点.

证明:(1)B1D⊥平面ABD;

(2)平面EGF∥平面ABD.

知识点二空间距离

角度1点到直线的距离

设AP=a,直线l的一个单位方向向量为u,则向量AP在直线l上的投影向量AQ=.在Rt△APQ中,由勾股定理,得PQ=|AP|2

(1)已知直线l过定点A(2,3,1),且n=(0,1,1)为其一个方向向量,则点P(4,3,2)到直线l的距离为()

A.2 B.2

C.102 D.

(2)(人A选一P34例6(1)改编)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1,0),B(4,3,0),C(5,4,-1),则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

A.3 B.58

C.2173 D

听课记录

规律方法

点线距的求解步骤

直线的单位方向向量a→所求点到直线上一点的向量PP及其在直线的方向向量a上的投影向量→代入公式

角度2点到平面的距离

1.点到平面的距离:

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为n,A是平面α内的定点,P是平面α外一点.过点P作平面α的垂线l,交平面α于点Q,则n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且点P到平面α的距离就是AP在直线l上的投影向量QP的长度.因此PQ=AP·n|n|

2.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面到平面的距离都可以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苏教选二P40例10改编)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PD⊥平面ABCD,且PD=1,E,F分别为AB,BC的中点.

(1)求点D到平面PEF的距离;

(2)求直线AC到平面PEF的距离.

规律方法

利用向量法求点B到平面α的距离的步骤

练2〔多选〕(人A选一P35练习2题改编)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为棱DD1的中点,F为棱BB1的中点,则()

A.点A1到直线B1E的距离为2

B.直线FC1到直线AE的距离为2

C.点B到平面AB1E的距离为2

D.直线FC1到平面AB1E的距离为2

提示:完成课后作业第七章第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