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微专题7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问题.docx
文件大小:205.9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7.38千字
文档摘要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问题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问题是近几年新高考的热点内容,主要与正、余弦定理相结合,求边、角、面积等.

一、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问题

【例1】在△ABC中,AB=2,AC=4,角A为钝角,△ABC的面积为23.

(1)若D是BC的中点,求AD的长度;

(2)若E是边BC上一点,AE为△ABC的角平分线,求AE的长度.

解:(1)∵AB=2,AC=4,△ABC的面积为23,

∴S△ABC=12AB·AC·sin∠BAC=12×2×4×sin∠BAC=2

∴sin∠BAC=32,又∠BAC为钝角,∴∠BAC=2

∵D是BC的中点,∴AD=12(AB+AC

∴AD2=14(AB+AC

又AB=2,AC=4,∠BAC=2π

∴|AD|2=4+16+2AB·AC

∴|AD|=3,

即AD=3.

(2)∵AE为△ABC的角平分线,

∴∠BAE=∠CAE=12∠BAC=π

∵S△ABC=S△ABE+S△ACE,

∴12AB·AE·sinπ3+12AC·AE·sinπ3

即12×2AE×32+12×4AE×32

∴AE=43

点评角平分线是平面几何的一个重要特征,解题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角平分线定理,找边之间的关系;二是角平分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利用等面积法求解.

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3tanAtanB-tanA-tanB=3,角C的平分线CD交AB于D.

(1)求证:3CD=1CA+

(2)若CD=CB=2,求△ABC的面积.

解:(1)证明:∵3tanAtanB-tanA-tanB=3,

∴3(tanAtanB-1)=tanA+tanB,

∴tanA+tan

∴tan(A+B)=-3,∴tan∠ACB=3,

∵0<∠ACB<π,∴∠ACB=π3

∵CD为角C的平分线,S△ABC=S△ACD+S△BCD,

∴12·CA·CB·sin∠ACB=12·CD·CA·sin∠ACD+12·CD·CB·sin

∴3CA·CB=CD·CB+CD·CA,

即3CD=1CA+

(2)将CD=CB=2代入3CD=1CA+

可得CA=3+1,

∴S△ABC=12×CA×CB×sin∠ACB=12×2×(3+1)×32

二、三角形的中线问题

【例2】(2023·新高考Ⅱ卷17题)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面积为3,D为BC的中点,且AD=1.

(1)若∠ADC=π3,求tanB

(2)若b2+c2=8,求b,c.

解:(1)在△ABC中,因为S△ABC=3,D为BC的中点,所以S△ADC=12S△ABC=3

又因为∠ADC=π3,AD=1

所以S△ADC=12×1×DC×sinπ3=

解得DC=2,所以BD=2.

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得

AB=B

=22+1

所以cosB=AB2+BD

又0<B<π3

所以sinB=1-cos

所以tanB=211457

(2)法一依题意,得AD=12(AB+AC

所以14(AB+AC)2=1,即AB2+2AB·AC+AC2

所以c2+2cbcos∠BAC+b2=4.

又b2+c2=8,所以bccos∠BAC=-2.

因为S△ABC=12bcsin∠BAC=3

所以bcsin∠BAC=23,

所以tan∠BAC=-3.

因为0<∠BAC<π,所以∠BAC=2π

由12bcsin2π3=3,b

法二因为D为BC的中点,所以BD=DC.

因为∠ADB+∠ADC=π,所以cos∠ADB=-cos∠ADC,

则在△ABD与△ADC中,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AD2+

得1+BD2-c2=-(1+BD2-b2),

所以2BD2=b2+c2-2=6,所以BD=3,所以a=23.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cos∠BAC=b2+c2-a22bc=8-122bc=-2bc,所以S△ABC=12bcsin

解得bc=4.

则由bc=4,b2+c

点评三角形的中线问题的解题策略:①可根据两角互补或面积相等用正、余弦定理建立方程求解;②采用向量法使问题简化:在△ABC中,若D为边BC上的中点,则AD=12(AB+AC),两边平方即可得到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关系

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3a-csinB=3bcosC.

(1)求角B的大小;

(2)若b=3,D为AC的中点,BD=2,求△ABC的面积.

解:(1)因为3a-csinB=3bcosC,

所以3sin(B+C)-sinCsinB=3sinBcosC,

即3cosBsinC=sinCsinB,因为sinC≠0,所以tanB=3,

又B∈(0,π),所以B=π3

(2)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