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几何体的截面与交线问题
在立体几何中,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历来是立体几何的一个基本问题.过已知不共线三点,作几何体的截面,既是转化为平面问题一个方法,也是深化理解空间点、线、面关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截面问题
角度1直接法作截面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BB1的中点,画出过A1,C1,P三点的截面.
解:因为此三点在几何体的棱上,且两两在一个平面内,直接连接A1P,A1C1,C1P就得到截面A1C1P.
规律方法
若截面上的点都在几何体的棱上,且两两在同一个平面内,可借助基本事实“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直接连线作截面.
角度2平行线法作截面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BB1的中点,画出过A1,D1,P三点的截面,若AB=2,试求所画截面的面积.
解:连接A1P,其余面上的交线根据平面的性质寻找,由于A1,D1,P在一个平面内,且两个平面A1ADD1和B1BCC1平行,只要过P作A1D1的平行线就可以了.即设CC1的中点为Q,连接PQ和D1Q,即可得到截面A1D1QP.
又由AB=2,得A1D1=2,A1P=5,易知截面A1D1QP为矩形,故S矩形A1D
变式(2025·兰州模拟)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点M在棱A1D1上,A1M=2MD1,过M的平面α与平面A1BC1平行,且与正方体各面相交得到截面多边形,则该截面多边形的周长为32.
解析:在平面A1D1DA中寻找与平面A1BC1平行的直线时,只需要ME∥BC1,如图所示,因为A1M=2MD1,故该截面与正方体的交点位于靠近D1,A,C的三等分点处,故可得截面为MIHGFE,设正方体的棱长为3a,则ME=22a,MI=2a,IH=22a,HG=2a,FG=22a,EF=2a,所以截面MIHGFE的周长为ME+EF+FG+GH+HI+IM=92a,又因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即3a=1,故截面多边形的周长为32.
规律方法
若截面与几何体的两个平行平面相交,或者截面上有一条直线与几何体的某一个面平行,可以借助于两个性质:
(1)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与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2)如果两个平面平行,第三个平面和它们相交,那么两条交线平行.利用平行线法作截面.
角度3延长线法作截面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Q分别为AB,BC,AA1的中点,若AB=2,画出过E,F,Q的截面,并求所得截面图形的周长.
解:连接EF,得到平面EFQ和平面ABCD的交线,其余面由正方体的性质和平面的性质来判断,延长FE,EF,分别交DA,DC的延长线于G,H,则G,Q都在平面AA1D1D内,连接GQ并延长交A1D1于点P,交DD1的延长线于点S,则S,H都在平面DD1C1C内,连接SH交D1C1于点M,交CC1于点N,连接QE,NF,PM,MN,就得到截面EFNMPQ.易知截面EFNMPQ为正六边形,又AB=2,可得QE=2,故截面EFNMPQ的周长为62.
规律方法
若截面上的点中至少有两个点在几何体的一个表面上,可以借助于基本事实“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利用延长线法作截面.
二、交线问题
(1)(2025·枣庄一调)在侧棱长为2的正三棱锥A-BCD中,点E为线段BC上一点,且AD⊥AE,则以A为球心,2为半径的球面与该三棱锥三个侧面交线长的和为(C)
A.32π4 B
C.32π2 D.
(2)(2025·南京六校联考)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32,E,F分别为BC,CD的中点,P是线段A1B上的动点,则C1P与平面D1EF的交点Q的轨迹长为(D)
A.2 B.6
C.10 D.13
解析:(1)如图,由正三棱锥性质可知,AD⊥BC,又AD⊥AE,AE∩BC=E,AE,BC?平面ABC,所以AD⊥平面ABC,同理AB⊥平面ADC,AC⊥平面ABD.故交线为3段弧,且半径为2,圆心角为π2,故总长为3×2×π2=32π2
(2)如图所示,连接EF,A1B,连接A1C1,B1D1交于点M,连接B1E,BC1交于点N,连接MN,由EF∥B1D1,即E,F,B1,D1共面,由P是线段A1B上的动点,当P重合于A1或B时,C1A1,C1B与平面D1EF的交点分别为M,N,即点Q的轨迹为MN,由正方体棱长为32,得C1M=12A1C1=3,则BC1=6,又BEB1C1=BNNC1=12,则NC1=23BC1=4,由A1B=BC1=A1C1,得∠A1C1B=60°,
规律方法
处理两面交线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