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时代价值.doc
文件大小:34.5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6.18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届仿真一“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时代价值

作文分析及学生习作

【一、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出自《论语·泰伯》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

1.核心事件:强调读书人应具备弘大刚强、有毅力的品质,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且道路遥远,要以实现仁为己任,奋斗终身。

2.关键词解析

-士:在古代,“士”是指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或青年。

-弘毅:“弘”意为宽广、宏大,“毅”意为坚毅、果敢。“弘毅”代表着一种宽广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

-任重道远:“任重”指责任重大,“道远”指道路遥远。意味着读书人要承担起实现仁的责任,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涵盖了关爱他人、尊重生命、追求正义等道德观念。在这里,“仁以为己任”强调了读书人应以践行仁道为自己的使命。

3.立意层级设计

-基础层:从个人成长的角度,阐述“弘毅”精神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如培养坚韧的品质、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等。

-进阶层: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探讨读书人如何以“仁”为己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升华层:从文化传承和民族复兴的角度,分析“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时代价值,强调在当代社会,知识分子和青年应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参考立意

1.弘毅之士,担当天下

2.士以弘毅,行仁道之远

3.弘大刚强,践行仁道

4.以弘毅精神,担时代重任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四、优秀标题

1.《弘毅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士当弘毅,仁以为任》

3.《以弘毅精神,铸时代脊梁》

4.《弘道养正,毅行致远》

5.《肩负重任,弘毅前行》

五、作文素材

(一)人物事例

1.鲁迅: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以笔为武器,深刻地剖析社会现实,呼唤着人们的觉醒。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以弘大的胸怀和坚毅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奋斗终身。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激发了人们的反抗精神。

2.钟南山: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以84岁高龄奔赴抗疫一线。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他的坚毅和勇敢,为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体现了医者的仁心和担当。

3.张桂梅:张桂梅老师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余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她身患多种疾病,却依然坚守在教育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弘毅”精神和“仁”的内涵。

(二)其他事例

1.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和科研。他们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现了坚韧不拔的“弘毅”精神。

六、学生习作

《弘毅之精神,时代之脊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曾子的这句名言,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当今时代,“弘毅”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是我们实现个人成长、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弘毅”,意味着弘大的志向和坚毅的品质。一个有志向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被困难和挫折所打败;一个有坚毅品质的人,才能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持之以恒,不断超越自我。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弘毅”精神为指引,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

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为了唤醒民众的觉醒,他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与封建势力和旧传统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的作品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鲁迅以弘大的胸怀和坚毅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