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专题11 作文(全国通用)(第1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三模试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
文件大小:351.19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2.48万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

专题11作文(解析版)

2025年中考作文考查新趋势思维导图

【三模新速递】

(一)上海市

【1-2025年上海市黄浦区部分学校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风,无形无相,却无处不在。它带来远方气息,卷走昨日尘埃。然而,风从未被定义,它自由地穿梭于天地之间,带着未知的方向和无限的可能。我们的人生,是否也如这风一般,充满了未被定义的瞬间和未被书写的篇章?或许,正是在这些未知与自由中,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轨迹。

以“未被定义的风”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抄袭;(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未被定义的风

“这题怎么又错了?”数学老师把试卷拍在讲台上,粉笔灰簌簌地落下来。我盯着卷面上鲜红的“72”,感觉有阵风顺着窗缝钻进后颈,凉飕飕的。

放学时,我故意磨蹭到最后。走廊尽头的储物柜前,小夏正踮着脚够最上面的课本。她马尾辫垂下来扫过柜门,像株在风里摇摆的芦苇。“需要帮忙吗?”我脱口而出,她转身时校服领口擦过我手背,像片云飘过天空。

我们蹲在操场角落分吃关东煮时,天突然阴了。“要下雨了。”我望着乌云翻滚的天际线,鱼丸在嘴里变得索然无味。小夏却仰起脸,睫毛上沾着细碎的金光:“你看,风要来了。”

话音未落,操场东边的梧桐树突然哗啦啦响起来。不是春天那种温柔的摇晃,是整棵树都在战栗的狂舞。我的帆布鞋被风掀得贴不住地面,小夏却咯咯笑着张开双臂,校服鼓成饱满的帆。她忽然拽着我往教学楼后跑,那里有堵半人高的围墙,爬山虎在风里翻涌成绿色的海。

“跳上去!”她三两下就攀上了墙头,朝我伸手。我踩着砖缝往上蹭时,书包带突然断开,练习册哗啦啦飞向天空。风卷着雪白的纸页掠过我们头顶,像一群突然获得自由的鸽子。

我们追着纸页跑过草坪,跑过积水倒映着乌云的水洼。小夏的鞋跟踩进水坑时溅起的水花,在半空被风雕刻成水晶的冠冕。最后一张卷子卡在单杠上,她脱下校服外套纵身一扑,我们抱着湿漉漉的纸页滚进沙坑,同时笑出了眼泪。

雨终究没有落下。暮色染紫天际时,我们并排躺在沙坑里喘气。小夏把沾着沙子的试卷折成纸飞机,机翼上还留着我的红笔订正。“你看,”她哈了口气让飞机起飞,“风从来不会按我们画的线飞,但它能带我们去意想不到的地方。”

纸飞机歪歪扭扭地掠过操场,消失在渐浓的夜色里。风吹散了我的不安,雨抚平了我的焦虑,我忽然觉得数学试卷上的红叉也没那么可怕了,错的是眼前的习题,但我的人生却在始终向前,就像此刻脸颊上沾着的细沙,都是风送给十五岁的,独一无二的礼物。

【解析】

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联系材料“风从未被定义,它自由地穿梭于天地之间,带着未知的方向和无限的可能”可知,题目中“未被定义”代表着人生的“自由与可能”;“风”作为题目的核心意象,有着无形无相、自由流动、不可捉摸的特点,而这其实也是人生的投射,“风”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人生的自由、未知和无限可能性。所以立意应该围绕拥抱未知、打破边界、突破束缚、拒绝定义、追求自我等角度展开,将主题聚焦于批判刻板规训(如“被定义的人生模板”);赞美突破常规的生命状态;探讨自由与约束的辩证关系;书写在未知中寻找自我的成长历程等等。

选材构思:本题既可以习作记叙文,也可以习作议论文。若习作记叙文,应从生活和学习中的亲身经历中选材,写出真情实感。比如可以写自己突破父母的人生规划,拒绝钢琴兴趣班而选择摄影,最终靠着不懈的努力斩获多项摄影奖项,表现敢于拒绝安排,追求自我人生梦想的主题;还可以写面对老师要求考试时必须写记叙文的要求,自己在考场上结合题目要求选择“离经叛道”写了一篇议论文,最终反而收获高分,以此表现敢于突破束缚、拒绝被定义的主题,文章中可穿插对“风”的描写照应标题。若习作议论文,可从未被定义的风是创造力滋生的土壤,规训的牢笼终将被自由之风击溃,学会与风共舞才是最高级的生存智慧等角度分别论证“我们应做不被定义的风”这一中心论点,同时列举庄子《逍遥游》中“列子御风”突破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徐霞客无视科举制度,以风为伴丈量山河;梵高在阿尔勒的麦田里追逐旋风般的创作激情;樊锦诗团队推动“数字敦煌”,用3D技术让壁画“飞”出洞窟,打破文物保护的静态定义等古今事实论据,加强论证的力度。无论习作哪种文体,都应注意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等合适位置,点明文章主题,深化主旨。

【2-2025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题目:进步,就从这里开始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进步,就从这里开始

“啪”的一声,篮球又一次砸在篮筐上弹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