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之化动法:
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
成趣。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
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
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
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借我一双慧眼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大厦,越来越迷乱的步伐,
越来越沉重的心灵,我们常常觉得迷茫和怅然。古罗
马哲学家说:“人是一个拖着躯壳的小小灵魂。”背
着躯壳的我们如何才能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辨清孰是
孰非,孰好孰恶。雾里看花,水里观月,请借我一双
慧眼吧。
千年的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吟哦着的感动,更是不
朽的智慧和哲思,《论语》中子贡问孔子乡里人都说
这个人好,那这人怎么样?孔子说,他未必是好的。
孔子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未若乡人之善者好之,其
不善者恶之。”在孔子眼中“善”是道德标准,礼乐
规范。几千年前的孔子穿越历史的长风,即便是众人
的流言评价也不是全对的,真正的标准是“善”,是
我们内心的良知,是道德,是我们内心的力量。而这
不正是我们孜孜追寻的“慧眼”吗?
借我一双慧眼!让我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当我
们真正用内心的良知,用自己的正确的道德尺度、价
值标准去看待事物,去认识世界的时候,我们才有力
量超越纷乱的世间,穿越重重叠叠的迷雾,挣扎尘世
间的虚伪腐朽假象,抵达生命的本质,回归生命之初
的宁静。
看过一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战争故事:二战时期德军的
战俘营里有一个法国人,他为德国人工作,他每日负
责搬运尸体。他甚至把没死的人也拉上焚尸场。法国
人都用最恶毒的语言诅骂他,骂他是叛国贼。然后当
二战结束,人们却惊奇地发现他其实在路上把许多没
死的人放走,让他们逃离纳粹魔掌,重获自由。法国
人为他们先前的不明事理而愧疚,那个不知名的人成
了他们心目中永恒的英雄。
借我一双慧眼吧,生命也许会有太多尘埃蒙住我们清
澈的双眸,此时我们更需要用心去看世界,就像法国
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后又心怀愧疚,心怀感动。用
良知、用道德、用心去感知世界,我们才能无愧于英
雄壮举,才能抵达真理。
生命中有太多的假象和虚伪需要我们去辨清。就像那
个因误判而蹲了几十年监狱的农夫,就像台上光鲜亮
丽、台下道貌岸然的贪官。群众的眼睛未必是雪亮的,
但只要我们的心、我们的道德力量、我们的良知是对
的,那么我们的眼便是雪亮的。叶芝说:“这世上眼
泪太多,你不会懂得。”但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世
界呈现给我们的将是他本来的样子。而我们的心亦将
如生命之初那般宁静和超脱!借我一双慧眼吧!
其实,于写作方面来看,素材不论新旧,适用就好。
素材“新”固然能使人眼前一亮,但也不表“旧”就
不能打动人心。
风雨·彩虹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
功。”
——题记
雏鹰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刻苦锻炼,才能成长为搏击
蓝天的雄鹰;
沙粒经历了血肉的打磨,艰难承受,才有“蚌病成珠”
后的璀璨;
幼苗经历了生存的挑战,坚持不懈,才能长成直立于
天地的巨柏。
人生变化无常,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
没有人能预测草莽中是否潜藏着毒蛇猛兽,没有人能
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经历了风雨,才会看见美
丽的彩虹,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我们,只有经历了困
苦磨难,才能走向成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苍蝇羡慕蜜蜂的工作环境,羡慕所有的生灵对蜜蜂的
赞美,却不知,这些荣誉的背后,需要付出多少艰辛
的汗水。有付出才有收获,不劳而获只能遭到世人的
唾弃。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经过了27年的艰苦努力,才
完成了长达500万字的《国榷》。不料书还未出版,
就被偷走,27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伤心不已的
谈迁并没有就此消沉,尽管自己的年事已高,又体弱
多病,他毅然决然地重新拿起笔,经历了重重困难,
终于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国榷》。
人生难免有风雨,面对风雨,勇敢向前,矢志不渝,
才能看到最美的彩虹。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没有志
向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阻遏限
制。所以有了志向便要义无反顾、坚韧不拔、勇敢追
求。
感动中国人物邰丽华,从小就喜欢舞蹈,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