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pdf
文件大小:156.09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3.18千字
文档摘要

感受霍华德的智慧魅力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

哈佛商学院名誉院长约翰·麦克阿瑟这样评价《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当你读过

这本妙不可言的书后,就如同成千上万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和来自于世界各地各行各业

的人们一样,也会从霍华德.斯蒂文森的智慧、领悟和范例中受益匪浅”。

这是一本让人读着读着就会读下去,且读完的好书!智慧的感觉会指引你去思考的。在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迷失的。在网络时代更容易迷失。这样的书的字句是值得你去摘录,以

便在你自己和他人遇到相同的问题时,拿出来当明灯的,因为我们虽然晚上是休息的,但是

白天清醒的时候也有黑夜。一句话,我们的人生需要思考,也需要借鉴别人的,尤其是充满

智慧的思考的力量。

那么你会问霍华德.史蒂文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由我来告诉你:

霍华德·史蒂文森是哈佛商学院的传奇人物。在哈佛商学院,霍华德被看作是企业家的

精神领袖。作为一位有代表性的老师,他是创新企业领域的领导者。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他的资产富可敌国。

在霍华德40年的执教生涯中,他为无数哈佛毕业生以及全球商业领袖们传授了知识和

经验。他桃李天下,学生中不乏国家领导人,大型企业的CEO,还有不少世界级的商业领袖。

例如有巴西的亿万富翁、世界知名企业百威啤酒的控股人豪尔赫·保罗·莱曼;瑞士医疗器

具产业先锋人物兼大慈善家汉斯约格·魏斯;风险投资家之父皮彻·约翰逊;以及在英特尔

与苹果的商业联姻中起推动作用的投资家阿瑟·罗克??

为什么像莱曼、魏斯、约翰逊和罗克这些商业大亨们要拜这位老者为师呢?为什么那么

多已经获得巅峰成就的人,在遇到重大决策的时候,会选择重回哈佛,听听霍华德怎么说?

因为他们知道,这位老人拥有敏锐的心理洞察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惊人的商业眼光。

本书著者艾瑞克·赛诺威这个被霍华德评价为“非常规且富有启发性”的天才企业家用

他与霍华德亦师亦友的身份,以对话的方式力图使读者通过勾勒出一个个片段式的场景来感

受霍华德这位智者的人格魅力。正如霍华德说服作者加入到书中来二人的风趣对话:

“霍华德:艾瑞克,我的确十分精通我所做的事,并且还能帮人在成功的道路上去的捷径。

用商业术语来说,我是个特许产品,但我并不完美。

艾瑞克:但你是个万事通,而我是个万事糊。

霍华德:真正的聪明人所拥有的不只是智慧。最重要的是交谈和倾听,就由你来写这本

书吧,万事糊先生。”

其实书中类似的风趣对话还很多很多,正如作者在第一章结尾部分说明的那样,这本书

是基于过去6年来作者与霍华德几百个小时的谈话内容而写成的,地点则遍及校园小路、霍

华德的家或办公室,还有餐厅。而鉴于霍华德是一名备受尊崇的商学院教授,由此会令读者

自然而然的认为这本书应该满是商业理论,通过谈话这样独特的形式才更有利于读者更加直

接的感受到霍华德真实的魅力。

也许当你读完这本书后你会有好多好多的感触要抒发,你会在内心深处更加尊崇这位智

慧导师,是的在这本书中霍华德告诫我们:

1、生活是复杂的,时常还会出现艰难险阻,人生之路变幻无常又充满不确定性,因此

在规划毕生事业时霍华德告诉我们:唯有最大限度地投入我们的激情与热情,才能在充满商

机的世界游刃有余;

2、人生之路会出现若干个转折点,而且转折点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霍华德告

诫我们:转折点所带来的机遇很容易被忽略和无视,机会很容易就流失了,对待转折点,用

“霍华德语”就是发挥自己的“潜在能量”,把转折点当作是改变生命轨迹的催化剂,积极

改变自己的既定轨道,把自己的位置调整到合适的方向;

3、当你虽然把握了某个人生的转折点但你却始终觉得不能胜任,并为此苦苦挣扎时,

该如何做呢,霍华德教导我们要抛开表象,问自己一个长远的问题:“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还有我想为后人留下什么?,就是从终点重新开始对待把握的转折点;

4、在如今人人都急功近利追求成功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只要肯去做,我们

就能做成任何事。换句话说,我们信奉能力无极限,事实真的是如此吗?霍华德提醒我们:

要想获得满足感,就要接受我们在事业和人生理想的追求上的确能力有限的事实,也就是我

们要试着去衡量价值的必要性;

5、如果你跟霍华德说你拥有满腔热情,追逐梦想的过程就足以让你满足,结果无光紧

要,他会对你说:“加油努力干吧!”可如果你说这个目标对于实现你的职业满意度来说至关

重要,他就会建议你沉静下来,认真、诚恳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