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感受传统节日魅力_夯实学生人文底蕴.docx
文件大小:40.3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3.15千字
文档摘要

感受传统节日魅力?夯实学生人文底蕴

【摘要】在礼仪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我校以“夯实人文底蕴的小学生礼仪教育主题化开发研究”为选题,把“夯实人文底蕴”和“主题化开发研究”相结合,积极探索礼仪教育新的渠道和内涵。

【关键词】礼仪教育传统节日人文底蕴主题化

礼仪之邦如何传承礼仪?作为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一直为学者们所热衷。“十三五”期间,我校在“十一五”“十二五”的基础上,以“夯实人文底蕴的小学生礼仪教育主题化开发研究”为选题,把“夯实人文底蕴”和“主题化开发研究”相结合,积极探索礼仪教育新的渠道和内涵。

什么是“人文底蕴”呢?百度百科指出:“人文底蕴”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了解,甚至包含文、史、哲,琴、棋、书、画等内容。而核心素养课题组在基本内涵的界定中指出: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它不张扬,往往隐含在各种事物之中,像“春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气质、精神、品格。

而“主题化开发研究”,即打破学科界线,突破时空限制,进行“主题化”的礼仪课程内容开发,使师生共同来经历一段有意义、有意思、有情趣的教育生活,最终达成礼仪教育的可感、可行、可创造,学生获得外在与内在的成长。

那么,怎样把两者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资源。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主题化的活动开发,可以对学生进行礼仪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夯实常规礼仪教育的基础上,将“常规礼仪”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整合,进而达到夯实“人文底蕴”的目的。

一、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打下人文底蕴

1.了解传统节日来源,积淀文化内涵

新时代的年轻人,由于受到“快文化”的冲击,惰性发酵,浅尝辄止,似乎什么都有涉猎,但又什么都不深入。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何处找?已经延续上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每一个都有来源与形成的必要条件,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如清明节,离不开介子推“割股”的忠义和其背母亲进深山的孝;端午节,离不开屈原投身汨罗江的爱国和忧民;中秋节,寄托了合家团圆的情思;重阳节,饱含着敬老爱老的意愿;七夕节,表达了美好的祝愿;春节和元宵节则是人们期待新的一年和谐平安……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聊聊这些节日的来历、传说,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

2.诵读传统节日诗词,丰厚文化底蕴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为这些传统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春节诵讀《元日》,体验“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欣喜;元宵诵读《生查子·元夕》,体验“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清明诵读《清明》,体验“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哀思;端午节诵读《己酉端午》,体验“汨罗无处吊英灵”的悲愤;中秋节诵读《水调歌头》,体验“千里共婵娟”的圆满;重阳节诵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无奈……这些古典诗词,雅俗共赏,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诵读,将文化和情怀根植于学生内心。

3.体验传统节日习俗,深化文化内涵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当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举家而动,亲情在团圆中滋长,文化在活动中生长。2018年开学第一周,恰逢元宵节,全校开展了包元宵、猜灯谜活动。当天上午,全校师生在揉面、包馅、搓元宵的热闹中度过。不管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六年级的学生,甚至是家长、教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中午,猜灯谜活动又把节日活动推向高潮,猜谜、领奖品,校园“沸腾”了。学生在习作中纷纷表达:这次元宵节包的元宵最好吃,这是一次最难忘的元宵节。

我们相信,亲身的体验一定会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

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传承人文底蕴

一个人深厚的人文底蕴体现在哪里?知识水平,言谈举止。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如果说培养的是人文底蕴之基,那么传统节日也是培养学生言谈举止等礼仪的重要课堂。我们可以利用节日,让学生在过节时学到平常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礼仪,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习惯。

1.在节日中学会待客和做客礼仪

比如,春节是亲朋走往最频繁的节日,同事、同学、亲朋好友等都会互相走动,或去别人家拜访,或客人登门造访,这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在接待客人的过程中学习礼让、问候、送客等礼仪。如客人给自己礼物时,要说“谢谢”;客人落座后要给客人端茶递水等;到别人家作客时,不能在主人家随便走动或翻东西,不能打扰大人谈话,玩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等等。

2.在节日中学会餐桌礼仪

逢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