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六国论》的作者是()
A.苏洵B.苏轼C.苏辙D.苏舜钦
2.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赂秦(lù)B.暴霜露(bào)C.洎牧以谗诛(jì)D.胜负之数(shù)
3.下列句子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至丹以荆卿为计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邯郸为郡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下列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中“率”的解释正确的是()
A.率领B.一概,全都C.率先D.轻率
5.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
A.兵不利B.战不善C.赂秦D.用武而不终也
6.“思厥先祖父”中“祖父”的意思是()
A.父亲的父亲B.祖辈和父辈C.爷爷D.祖先
7.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以地事秦”相同的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B.洎牧以谗诛
C.以有尺寸之地D.秦以攻取之外
8.“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中“却”的意思是()
A.后退B.拒绝C.使……退却D.回头
9.“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中“向使”的意思是()
A.以前假如B.朝着C.假使D.刚才
10.下列对《六国论》写作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A.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B.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覆辙
C.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D.赞扬六国的抗秦精神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苏洵作品的有()
A.《权书》B.《衡论》C.《几策》D.《上枢密韩太尉书》
2.下列句子中能体现六国赂秦危害的有()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下列对《六国论》中“六国”的理解正确的有()
A.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
B.这些国家在当时都曾有过强大的实力
C.六国最终都被秦国所灭
D.六国灭亡的原因都是因为军事力量不如秦国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是助词的有()
A.破灭之道也B.较秦之所得
C.诸侯之所亡D.子孙视之不甚惜
5.下列词语中,在文中与今义不同的有()
A.其实B.祖父C.故事D.智力
6.作者在论述过程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A.对比论证B.举例论证C.类比论证D.比喻论证
7.下列句子中能反映六国没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有()
A.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B.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8.下列对“燕赵之君,始有远略”中“远略”理解正确的有()
A.指燕赵两国最初有长远的谋略
B.燕赵两国曾有联合抗秦的打算
C.燕国派荆轲刺秦是“远略”的体现
D.赵国任用李牧抵御秦国是“远略”的体现
9.下列关于《六国论》语言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语言犀利,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B.善用对比,增强文章说服力
C.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D.文字简洁,表意明确
10.下列对《六国论》中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A.认为赂秦是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B.强调了“为国者”应保持清醒头脑
C.指出六国如果团结抗秦或许能避免灭亡
D.认为秦国强大是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旨在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
2.“暴霜露,斩荆棘”中“暴”通“曝”,意思是暴露。()
3.文中“秦以攻取之外”的“以”是“凭借”的意思。()
4.“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作者认为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完全相同。()
6.“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至于”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
7.《六国论》中作者只从历史角度分析六国灭亡原因,没有联系现实。()
8.“子孙视之不甚惜”中“视”是“看待”的意思。()
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与”是“和”的意思。()
10.本文结构严谨,论证严密,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要概括《六国论》的中心论点。
答案: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